最有本事的皇帝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
日期:2012-02-08
点击次数:132

■ 雷振
沐猴而冠——搞笑的更始皇帝登基大典
公元23年2月1日,春天还没有到来。在育水边的一处沙滩上,新土筑起的坛台被装点得花花绿绿,联军召开大会,举行刘玄登基典礼。
在这以前和以后,当然是谁坐一哥大位都要搞个仪式。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当一哥的这几百个人中,除了武媚娘,大伙儿都是爷们儿。虽然大家年龄有大有小,水平能力有高有低,条件有好有差,混到这一步的原因各不相同,搞个仪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这些仪式多是奢华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室内活动或者广场活动。
像刘玄这样在河边儿上堆个土堆儿就宣布当皇帝的比较少,实在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当。不过我们也要说清楚,愿意不愿意、能不能、什么时候来当皇帝,这连刘玄本人也做不了主。因为,他不过是个玩偶。
由于刘玄原来在联军中的职务是更始将军,所以设年号为“更始”,人们称他为“更始皇帝”。
更始王朝一开业,自然要先任命一批干部。刘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刘縯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
其他的联军首领多被任命为将军。
政治即人事,只要对这个干部名单稍加分析,就可以对联军和更始王朝军政权的头头们及其之间的微妙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
刘秀兄弟这边,他们的叔父刘良完全是个摆设。因为从来没有“国三老”这个职务,这里因人设岗也纯属安慰。乡下村里倒有“三老”的头衔,相当于今天的村委会委员或者村民组长。刘縯所领的其实也是个虚职。大司徒名义上仅次于上公,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对民众教化的。这时正是战争状态,打仗就是打群架,全凭拳头和刀枪说话。对当这个官儿的人来说,有他不多,没他也不少。
刘秀这时候的职务是太常、偏将军。太常是掌管礼仪祭祀的,偏将军也就是军中的副将,跑腿、打杂、干重活儿的。在世道混乱不堪、干什么都靠拳头说话的年头,让谁掌管礼仪祭祀就等于让他在一边凉快。
把话说白了吧,更始王朝的建立,使王匡、王凤、朱鲔等原绿林军首领控制了联军,刘縯、刘秀兄弟及其追随者遭到排挤。
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刘秀表现出对自己的这两个岗位很满意,很受用。
当时更始刚打出牌子,办公条件极差,连刘玄都没有办公室、办公桌,其他人就更别说了。甚至,这第一批干部连起码的官印也没有——到哪儿弄去呢?
刘秀有办法。
他把缴获的一枚定武侯家丞的印拴在腰间,也不管是不是与自己的职务相称,公开出入办公场所。其实,他岂能不知道这颗印对他的工作毫无用处。但他也本来就没有打算用它,也用不着它,做个样子给大家看而已。
这时联军的军事部署是,兵分三路。
一路是刘縯指挥主力拼命攻打宛城。他现在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安排,率军猛攻宛城。宛城内的岑彭县长继续带领军民誓死守城,战斗十分惨烈。
另一路数千人由王凤、王常、刘秀带领北上,进逼昆阳(今河南叶县)。刘秀的职务不过是个偏将军,但被委命与成国上公王凤、大将军王常共同领兵。看来真到了打战,还得有本事的人上。
第三路以原平林兵为主体,南攻新野。
联军无论怎么玩,干活儿还得靠刘縯、刘秀兄弟。
(待续)
本书已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