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暖心炉 水好喝但不好烧
来源:光明网
作者:
日期:2012-02-08
点击次数:112
当绚丽多彩的烟花和响彻入耳的鞭炮声将元宵节装点得格外喜庆、热闹的时候,阮江山没来得及与家人一同吃完晚饭,便拖着行李包消失在夜色中。因为2月7日凌晨他又要继续担当临客值乘任务,所以中午才刚乘务回家的他,在家没待上几个小时,又要继续赶往九江。(见《中国新闻网》2月7日)
为了解决广大低收入者买票难得问题,据有关部门提供资料显示,在2012年的春运期间,铁道部安排专列,并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绿车皮”的设施设备,为乘坐者提供更好的环境,并投入5000多列绿车皮跑在春运的路上。而“绿皮车”是否温暖?车厢是否有开水喝?“绿皮车”上的传统锅炉是传递温暖的关键设施,让我们一起走进价格低廉的“绿皮车”,看看“绿皮车”暖心炉是如何温暖旅客心的?
阮江山是南昌铁路局南昌客运段九江车队的一名列车员,而春运期间,他在完成自己的正班作业之后,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临客列车的茶水员。“春运期间,临时客车的开行多,我们客运人员加班加点是常事。”在近20年的乘务经历中,阮师傅几乎没能与家人过上一个完整的春节。
2月6日晚上10时,L8845次列车车底静静地停候在九江站,几个身影已经开始忙碌了起来。刚抵达九江的阮师傅正在检查暖炉房和茶水房的设备。“天气寒冷,绿皮车的供暖、供水全靠这两个炉子来保证了!”,九江车队九深车长刘晓勇介绍说,这趟临客车底先前是由上海南抵达九江的,经过各部门连夜“体检”合格后,车底凌晨2时又从九江开往南昌。而从南昌开始,车底便和他的几位同事一道“摇身一变”,冠上南昌开往临川的L8845新车次,他们也就“客串”成为了该次列车的工作人员,“用铁路的术语说,这就叫‘套跑’。”
为了迎接旅客上车,阮江山必须在开车前三个小时把炉子燃好,确保列车“热身”和供水。正说着,只见阮师傅在茶炉房前仔细地看了看水位计,又蹲了下来,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用几张碎纸片将事先劈好的柴火引着,待火稍旺后,他又抓起一把小锹铲,转身打开炉房对面的储煤间,铲上几锹煤,用水拌了拌,均匀地浇在火焰上。不一会,炉火起来了。阮江山熟练地把炉门关上,将风门打开,拍了拍手上的煤灰。紧接着,他又走到列车过道的另一侧的暖炉房。没几分钟的工夫,暖炉里熊熊的火焰映红了阮师傅的那架着黑色镜框的脸。“点好炉子,烧好火,调节火候,要玩转这两个炉子可是需要点技术和经验的哦”,L8845次列车长刘晓勇笑着说,刚跑车当茶水员那会,就是跟老阮学的徒,头几次不是点不起火,就是把烧着的炉子给弄灭了,因不能及时为列车提供暖气和热水而急得团团转,后来还是在阮师傅的指点下,才渐渐地掌握了要领。列车供暖、供水是绿皮车的重点工作,刘车长告诉我们,阮师傅因工作踏实、责任心强而连续4年被车队精选参与“绿皮”临客值乘任务。
“随手锁好炉前门,随时检查燃炉状况,根据车内温度和旅客需求及时调节火候,”阮师傅说,暖炉和茶炉是列车的重点部位,为了确保运行中列车和旅客的安全,他要时刻紧盯好这两扇门,掌握好炉门和风门的开、关时机,什么时候该添煤、啥时该清理燃尽的煤灰,他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月7日早晨6时许,寒风刺骨的南昌站4站台,旅客们登上了温暖舒适的L8845次列车,而一夜未眠的阮江山仍一次次推着送水车,不知疲倦地将烧好的开水送到每位旅客身边,而记者看到他闪烁着晶莹的汗珠额头上弥漫缕缕热气散发在车厢里……
春运期间,笔者在武昌、襄阳、十堰等地火车站观察,发现只要有绿车皮进入火车站,就看到几个车厢顶部浓烟随风四吹,不用多想,人们就知道“绿车皮”里的茶水工在烧锅炉了,准备为列车车厢送暖气、为广大旅客准备开水喝。尽管铁路快速发展,许多绿车皮已经被红车皮、动车组、高铁所代替,许多列车已经用电开水取代了煤烧的锅炉水。但为了全国更多老百姓出行的需求,为了让老百姓走的了、走的好、走的顺心,铁路部门做出了更大的艰辛和努力。那温暖的车厢、滚烫的开水都有着铁路人热情和关爱,在春运的路上不然会温暖着更多旅客一路顺风地到达目的地。作者:周运华
[责任编辑:赵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