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开一天车对公车改革意义不大
来源:光明网
作者:
日期:2012-02-08
点击次数:114
近日,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等17部委共同制定了《“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中表示,将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开展公务自行车试点。机关工作人员每月少开一天车,倡导“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月7日中国新闻网)
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制定的这一《方案》,涉及到节能减排、公车改革、解决城市交通堵塞,是值得肯定的。
想想看,每台车每周少开一天,全国每天就能节省下一大笔开支,国内上空的空气就清新不少,城里的塞车的压力就减轻了不少。这种效应只有在国内公车数量太多时才能取得,若公车数量不多甚至较少时就不可能产生如此效应。因而,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制定的这一《方案》,意味着国内公车数量太多了,多到了减小一点就能取得积极可观效应的程度,这也意味着:大规模减少公车数量具有治本的作用,对节能减排、公车改革、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等意义更大。
按现在的方案,公车限行对节能减排、解决城市交通堵塞有直接的积极作用,但对公车改革似乎作用不大,且有许多需要考虑的地方。公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遏制公车使用上的腐败、节省开支。公车限行,只能让一部分公车趴在车库里睡觉,并不能保证出行的公车不被私用或滥用,不该出行或使用的公车照样出行或被使用。公车购置后,即使不出行,照样发生维修保养、折旧等费用。实行公车限行,有可能使某些单位公车不够用,反而刺激公车购置需求,公车数量有增不减。
较耐人寻味的是,如果公车限行,不影响正常的公务,那就表明:公车数量多了,应当减少而不是限行;如果公车限行,影响了正常的公务,那就表明:公车数量适中或少了,起码不应当限行。各个单位的情况不同,哪些属于限行公车会影响正常公务?哪些属于限行公车不会影响正常公务?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宜“一刀切”。
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制定的这一《方案》,倡导“135”出行方案,令人耳目一新,问题是如何落实?现在的城市连人行道都被挤得窄窄的,哪还有自行车的专用道?哪还有停放自行车的地方?对践行“135”出行方案的人有什么奖励?对不践行“135”出行方案的人有什么说道?还有,对不限行公车的单位及人有什么说道?如果这一切没有刚性的规定,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制定的这一《方案》,在某种程度上是“水中月”“镜中花”。
[责任编辑:赵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