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谢长廷主张“独派”离开民进党结果难测

来源:环球网 作者: 日期:2012-02-08 点击次数:110

这阵子民进党在检讨两岸政策时,主张向中间靠拢者有之,另有一派声音却认为,蔡不是败在路线,“不须承认九二共识”。

环球网2月8日消息,绿天王谢长廷7日在广播节目中主张,“民进党两岸政策应往中间靠拢,不要和国民党差太多,独派就会跑去台联。”中评社的分析文章称,谢的说法一语中的,现阶段民进党难以处理两岸议题,症结就在内部统独光谱差太多。但分裂会有阵痛期,结果可能大好或大坏,党内共识难寻;而且“独派”离开民进党就成泡沫,不会想走。

文章称,谢长廷堪称民进党内较勇于提出创新构想的天王,过去曾陆续抛出“宪法共识”、承认“一中宪法”等变化球引起瞩目。他这次主张民进党两岸政策不要和国民党差太多,暗示应该拿出魄力解决“九二共识”障碍。基于“独派”势力一定反对,他提出类似“清党”的概念,引导主张“台独”的离开民进党到台联去,两者做个清楚的切割。

谢长廷的倡议非常理想化,依照他的说法,只要蓝绿两岸论述差不多,大选转为公共政策竞争,民进党因“独派”出走而少掉的选票,即可从蓝营挖过来,再加上“经济选民”挹注,翻身机会很大。谢没有点出的还有,民进党如果没有“独派”牵制,国民党就失去以“台独牌”吓选民的利多。持平来看,民进党若依照谢的蓝图转型,对国民党是有很大杀伤力。

文章提到,在党内有“智多星”之称的谢长廷,的确看透了现在蓝绿竞争平台上的问题,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两岸和平协议须经过公投,和蔡英文所说的“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台湾”,其实没有太大差别。马的两岸论述贴近绿营,面对“卖台”质疑时敢大声说“不统”;反而是蔡顾忌深绿压力不敢宣示“不独”,又以模糊不清的“台湾共识”来应对国民党的“九二共识”,完全抵销了打“中华民国牌”的作用。蔡在大选期间想要撇开两岸议题,主打公共政策,较后还是被纠缠在失分较多的两岸政策,导致败北。

在民进党选后的检讨声浪中,谢长廷的主张值得正视,却有诸多难题。第一是路线问题。党内究竟有多少人能务实的认同,两岸政策应往中间靠拢?民进党从1999年因应陈水扁选“总统”提出“台湾前途决议文”开始,党内就一直是在发展邱义仁所说的“不叫台独的台独路线”,“台独”不变,只是不时更换包装。如今显示,民进党的对手、选民都变聪明了,“不叫台独的台独路线”还是被视为“台独”,两岸交流速度一日千里,民进党愈追落后愈多。但要调整路线,趋向国民党,党内势必经过一场大战。

第二是选举考量。民进党纵使在一对一选举失利,攻不下“总统”大位,“立委”选举也只能困守南台湾,仍有45%基本盘,这主要是依靠意识形态动员,以及浅绿、深绿大团结而来。谢长廷的建议是一项先解构,再建构的革命性主张,但如果把独派切出去,没人有把握切出去的能补回来,而且更多。部分绿营人士会认为,现在至少稳住45%,只要有干扰因素加进来,例如这次的宋楚瑜得票若冲到5%以上,民进党就有希望了。“团结诉求”是谢长廷提案的较大杀手。

第三是“独派”不愿离开。“独派”这些年在民进党其实满委屈的,不受重视,又被吃定非挺不可。从陈水扁在卷入弊案后突然摇身一变成为“台独教父”,拉独派做“遮羞布”,不难看出其尴尬处境。未来,如果民进党两岸政策和国民党差不多,独派跑到台联,以现在“立委”选制,即使能拚到1、2成的得票率,小党还是免不了泡沫化的命运,别说永远选不上“总统”,“立委”能拿到的席次也很有限。

所以,这阵子民进党在检讨两岸政策时,主张向中间靠拢者有之,另有一派声音却认为,蔡不是败在路线,“不须承认九二共识”。由于政治人物的既得利益环环相扣,可以想见民进党接下来的两岸路线大辩论,势必非常惨烈,纵使主流意见认为,两岸政策应该检讨,但要从发展“不是台独的台独路线”到彻底放弃台独,这较后一哩路的阻力会非常大,如果没有人想离开,就只好深浅绿继续绑在一起,互相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