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集体谋利,还是拉集体垫背?

来源:红网 作者: 日期:2012-02-08 点击次数:122

2011年11月初,完达山乳业在黑龙江双鸭山市的一处厂房被畜牧局强行拆除。记者调查发现,该企业厂房确实在缺乏必要手续的情况下被拆除。对此,畜牧局局长康元忠承认缺乏相关手续,确有些“不妥之处”,但表示“先拆后补”也可以,“为的是集体利益”。(2月7日《人民日报》)

没有相关手续,就强行拆除合作方的厂房,视法律如无物。拆房后表示可以“先拆后补”,视程序如儿戏。既没有拆迁的合法身份,又没有必备的手续,面对坐实的了非法强拆,拆迁房——畜牧局却毫无畏惧,毫不退缩,即便被拆迁房——完达山乳业提出交涉时,推土机仍旧车轮滚滚。

面对质疑,畜牧局负责人信誓旦旦地说此举是为了集体利益。既有集体做后盾,畜牧局自然底气十足。拆迁房称强拆是因为“职工要求早点开发房地产”,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因为畜牧局认为己方在资产分配上吃了亏。市场经济讲究利益,如果合作任何一方认为利益分配不合理,有权提出质疑和要求修正。但市场经济更要尊重合同和法律,这是保障市场正常秩序的前提和基础。畜牧局和完达山乳业的出资比例和利益分享等有合同约定,受法律保护。如果双方有分歧,应该进行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寻求法律途径进行处理。

畜牧局显然没有按照这两条路径去走,而是选择了强拆厂房。虽然盖厂房的土地属国有性质,没有入股,由企业租赁使用。但厂房属完达山乳业所有,拆房收地,不但损害了完达山乳业的财产,也等于对企业釜底抽薪,断了企业在当地的生路。而畜牧局通过强拆可确保稳赚不赔。进可逼完达山乳业在资产分配上让步,获取更多权益;退可收回土地,搞房地产开发赚钱。

畜牧局的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但它有一个致命伤,就是拆迁违法。作为政府部门,更应该懂法守法。不管是维护个人还是集体利益,都要遵守法律。畜牧局称违法强拆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期望法不责众,这不但是对法律的无知和蔑视,更是拿政府公信力和集体利益当垫背。作为政府单位,无视市场规则,无视法律法规,以权压人,知法犯法,不但损害了被拆迁方的利益,更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信誉。殷鉴不远,试问,今后还有什么企业敢落户此地?畜牧局口口声声称拆迁是为了职工的集体利益,但逼退完达山,开发房地产,真正获利的是当地政府和畜牧局,职工又能得利几何?没有厂子,职工会丢掉工作,开发楼盘,得利润大头的肯定是卖地和盖楼的政府部门。

畜牧局强拆,是假维护集体利益之名,行违法谋利之实。这不但没有维护集体利益,还让集体和职工为它们的不法行为埋单,当了垫背的。对于这次非法强拆,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叫停,追究畜牧局以及其他单位的违法之举和失职之罪,以维护法律尊严和政府公信,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职工的集体利益。

[作者:郭鑫]

[编辑: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