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气收购陷僵局 高层自曝还有橄榄枝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 日期:2012-02-07 点击次数:146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自2011年12月13日中石化和新奥能源联合发布针对中国燃气全面收购要约起,一场涉及资金约160亿港元的商战随即拉开序幕。

  近日,这个收购要约却被中国燃气定性为“属于机会主义性质”并且“未能反映公司基本价值”,其主要大股东和公司重要员工频频出手反击。中国燃气2月3日对外宣布称,公司高层收到由近4000名员工签署的反对收购要约的函件。

  对此,中石化和新奥能源对外声明宣称,将继续寻找机会会晤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会,讨论两公司针对中国燃气联合提出的收购提议。

  其实在中国燃气员工有所行动之前,公司重要股东便通过在二级市场频频出手增持公司股票来回应中石化和新奥能源的联合收购。

  资料显示,2月3日,韩国SK公司和富地石油依然在购入公司股票。截至当日,其持股比例分别为10.42%和12.38%。而在2011年4月份前,两者持有中国燃气股份比例均在5%左右。据估算,SK公司和富地石油此轮增持耗资均超7亿港元。

  中国燃气去年11月中旬曾停牌对外发布的一份公告或透露天机。该公告宣称,一名独立潜在投资者接洽公司,表示有意投资公司较大股权。

  中国燃气财务总监梁永昌说,“当时我们没有披露他的身份,现在也不可以说。”不过梁永昌承认,该投资者并非中石化和新奥能源。

  早在中石化和新奥能源对中国燃气发出要约收购之前,就有关于收购中国燃气的传言,其中包括中信资本和中石油。2011年4月有外媒称,中石油正通过美林研究并购中国燃气的可能性,方式包括通过旗下昆仑能源和自行收购。

  2011年11月有香港媒体报道称,与中国燃气接洽的投资者实为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资本,其拟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入主中国燃气。

  在中国燃气“收购战”陷入僵局之时,背后的潜在投资者或将成为局势转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