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蚕食中国乳业市场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
日期:2012-02-03
点击次数:170
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前,国内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是60%以上,而在2011年,洋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已然超过50%。未来呢?
文|《小康·财智》记者刘建华实习生李薇
2011年中国奶粉热卖排行榜前10名
排名奶粉品牌品牌属地销售额亿元人民币
1美赞臣婴儿奶粉美国30
2多美滋婴儿奶粉欧洲25
3惠氏婴儿奶粉美国23
4雅培婴儿奶粉美国20
5伊利婴儿奶粉国产18
6圣元婴儿奶粉国产17
7飞鹤奶粉国产,被美资收购17
8培芝婴儿奶粉新西兰15
9贝因美婴儿奶粉国产13
10明治婴儿奶粉日本11
岁末年初,问题奶再一次伤了中国人的心。
2011年12月24日,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对全国液体乳产品进行抽检的结果中,蒙牛乳业微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强性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
12月26日,蒙牛相关负责人表示,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眉山工厂原奶质检员在原奶检验上出现失误,而27日蒙牛副总裁卢建军又表示,问题并非源于蒙牛自检失误。蒙牛的种种解释既得不到公众原谅,也无法完全获得专家学者的认可。“此事反映了蒙牛在生产和质控方面存在的不足。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蒙牛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食物工程学博士云无心说。
这是继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来,中国奶业被曝光的至少第5次重大事故。在此之前还有圣元激素奶性早熟事件、蒙牛“特仑苏”被质疑添加OMP致癌物质,以及陕西251名小学生饮用蒙牛牛奶以后出现食物中毒反应。
三聚氰胺毒奶的阴影尚未消失,牛奶问题又接二连三地进入中国人的生活。至此,消费者对中国奶业的信心已经降到了冰点。
洋奶粉来了!
2012年元旦假日期间,记者来到了广州人流量较多的超市之一,位于天河城负一楼的吉之岛。在冷冻柜前记者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鲜牛奶亦称巴氏杀菌奶,国内的有香港品牌广州自产维记鲜奶、产自上海的光明低脂鲜牛奶、广州自产品牌香满楼鲜奶等。洋牛奶则有产自澳大利亚的德国低脂牛奶和产自新西兰的田园高钙低脂牛奶等。在价格方面,同样接近1L的牛奶,洋牛奶的价格明显比国产牛奶高出了6-15元不等。
一名正在挑选鲜牛奶的吴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购买过国内生产的牛奶了,国内牛奶频频发生事故,身边很多朋友都认为外国产的鲜牛奶比较安全,是更优选择。“外国品牌的牛奶价格是比较贵,但是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是宁愿买贵一点的,至少喝起来放心!”吴小姐表示。
同样的,在婴幼儿奶粉区,记者发现,国产婴儿奶粉货架上的种类较少且无人问津,售货小姐向消费者推荐的,也清一色是雅培、惠氏、美赞臣等外国品牌的洋奶粉。那些900g包装普通洋奶粉定价均在200元以上,而高端奶粉平均每罐价格则突破400元。销售小姐告诉记者,在蒙牛出事以后,这些洋奶粉的价格与之前相比均上涨了30多元。
虽然售货小姐向购买者再三强调奶粉是境外品牌,口感好,有质量保证,安全且无添加,很多细心的妈妈还是会再三询问,牛奶的奶源是否全部是进口的,那些部分奶源来自国内的品牌,会立刻被拒绝。
“我一般是自己去香港直接购买澳大利亚或者新西兰的进口奶粉,价格比内地要便宜一些,但也要三四百块一罐!如果实在没空去香港又没有牛奶了,才会考虑在这些正规的超市购买进口奶粉。”正在购买奶粉的张小姐告诉记者,虽然专门跑去香港购买奶粉很麻烦,每个月花费在洋奶粉上的费用也几乎花尽她整月工资收入,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是绝对不会考虑国内产的奶粉。“我每次去香港都会一次性买个十多罐奶粉,有时候也帮朋友带一些,很重,但是不得已。”
居住沿海地区的妈妈们可以较为方便地来往香港购买进口奶粉,那些居住在内地的,不便往来香港的妈妈们则是会考虑通过网购这一渠道在信用较高的商店购买洋奶粉。据悉,网购的洋奶粉价格会比那些专门提供洋奶粉的港货商店便宜近百元。
据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的调查显示: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前,国内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是60%以上,而在2011年,洋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已然超过50%。
2010年4月,卫生部发布生乳等6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正是这份新国标引发了一场针对新国标是历史进步还是倒退的激烈争论。广州市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更是直接炮轰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这是全球较差的牛奶标准,是世界乳业之耻!”
知情人士称,接二连三的乳业安全事件、乳业新标的“倒退”,加上2012年婴幼儿奶粉进口关税计划下降10%,届时,更多新的洋奶粉品牌将会进入中国,国内牛奶市场份额又会进一步被蚕食。
七成利润被外资蚕食
针对洋牛奶在中国市场份额逐渐增大的现状,中国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小康·财智》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牛奶市场份额逐渐降低的原因只有两个:牛奶行业的制定标准过低得不到消费者认可,以及食品安全事件太多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者购买洋奶粉是觉得其安全,对其更有信心,但这并不能说明洋奶粉营养更好。
“并不是说洋奶粉的价格是国产奶粉价格的几倍,其营养就比国产奶粉高出几倍!其实洋奶粉的营养成分和国内产的是差不多的,只是洋奶粉利用了中国人对国产牛奶信心低这点,来垄断牛奶市场,伺机提价。”王丁棉表示,目前洋奶粉的利润是国内奶粉行业利润的几倍,一罐标价400元左右的洋奶粉,其成本顶多80元人民币。
据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的调查显示,进口奶粉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利润率较低都有40%。
在王丁棉看来,中国人生产的牛奶中国人自己都不喝,只会导致奶农杀牛,企业滞销,人民币大量外流的恶劣循环。数据分析表明,中国进口奶粉每增加10万吨,就会直接导致对生鲜乳的需求减少85万吨,这相当于减少34万头奶牛,将直接影响数十万人的就业。
然而,受乳业安全问题频发的影响,尤其是2011年以来,外国奶粉进口量同比大增,不少的国内奶粉企业不得已选择停用国内奶源,这对中国的散养户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在广东,仅2011年一年从外国进口的“大包粉”这种中端奶粉产品原料就达到了60万吨,而广州一整年的“大包粉”使用量也仅为140万吨。这些进口的“大包粉”大部分是被还原成液态牛奶以后用于制造常温奶及酸牛奶,近年来“大包粉”已经陆续进入到圣元、娃哈哈、雅士利等知名企业的库房。
在中国,被国外企业蚕食的利润不仅仅来自于乳制品,还有涵盖几乎所有乳制品企业生产的盒装奶。
常温奶的包装大部分是采用利乐公司生产的无菌包装。无菌包装指的是以铝箔作为阻隔材料制成的纸盒,铝箔层的存在是保证牛奶储存于不透风、不透气且不透光的特定环境中,在常温下无需冷藏也能保持较长时间而不变质。这些纸盒包装复杂,基本是5-7层,两层塑料膜,铝箔夹在中间,其余是纸板,外层纸板还涂了一层蜡。纸板或许可以降解,但是中间的铝箔却是绝对不可能降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