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起手机套餐用完前运营商必须提醒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
日期:2012-02-03
点击次数:156
运营商不得夸大优惠事项、模糊业务内容、隐瞒或淡化限制条件、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
省会部分消费提醒已执行,省通信管理局将在7月份对全省通信运营商进行检查
核心提示
使用手机,莫名其妙就超出了套餐使用量,多花了上百元的冤枉钱可能等到停了机时才知道 从今年7月起,我省手机用户就可以不必为此担心了。工信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服务用户消费提醒工作的通知》下发,我省也将依照执行,也就是说,凡是定制手机套餐的用户,无论是打电话、发短信、上网,但凡实际使用量接近套餐限量前,电信业务经营者都应通过各种方式对用户进行提醒。
1
案例:
流量超了百元才收到提醒短信
去年11月份,张女士换了一款挺高级的定制机,心里挺美。1月份,张女士就为自己手机猛然多花了上百元的流量费而堵心。
按理说,张女士也知道智能机会比较耗费流量,所以当时在购机时就选了个不到200元的套餐包,在使用时也更是注意,刷微博、下载游戏、看电影,在家、在外能用wifi的时候绝不用3G,所以11月份、12月份,使用的套餐流量还不及套餐包含流量的1/4。但俗话说:“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就在张女士使用这款套餐的第三个月,单手机上网流量费用就超了100多元。“因为路边有wifi时,手机会自动蹦出连接,所以我就打算先关掉,回家有wifi时再打开,可是回家后就忘了,直接更新了若干软件。”“1月1日时,短信提醒说当月套餐内流量已使用0.61MB,并有剩余流量提醒,1月的第二次短信提醒就到了1月9日的上午,提示说截至1月8号,使用的流量已超过套餐 340多MB,并说超出部分每KB按标准收取。”张女士一说,她一合计,这月除了交不到200元的套餐费用,还得再多交套餐之外的100多元流量费。“都多花了一百多块钱了,你再来提醒还管什么用啊?”张女士认为,如果在套餐限量快使用完之前提醒,我就注意了,不用再多花一百多块的冤枉钱了。“现在手机用户基本都在使用通信公司提供的打包套餐,原本是想享受套餐的实惠,但是由于通信公司的服务却没有到位,却让自己多花了不少钱。”
2
现状:
套餐用完前接提醒是万众期待
记者了解到,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能够打电话、上网、在线看小说、玩游戏的智能机已越来越受欢迎。人们使用的手机已经从早前的只能打电话、发短信,逐渐发展到更多的3G新应用,使用手机上网而超套餐流量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2月1日,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使用iphone4的用户,其中有3位都有过在自己不注意的情况下,使用手机超过套餐流量的情况,4位用户一直都在“谨小慎微的使用”,另外还有3位用户,基本只接打电话、发短信,较多上个QQ,基本不会看电影,玩游戏。“一方面是岁数大了点没跟上时代,另一方面也怕动不动点到什么就多交钱。”胡女士说,发短信和打电话基本心里有数,也会查询,但是上网下载游戏、看微博使用多少流量,这个自己一直都没搞清楚过,索性就先不用。“我给联通回执了一条短信,对方天天给我发短信提示使用流量,这样用心里比较有底。”孙先生给记者讲了他自己的对策,“联通原本给的提示是默认月初和每星期发一次,但是智能机使用流量会嗖嗖的,这样的提示难免有突然超量的时候。”针对此事,孙先生认为,套餐到限量之前进行提醒,是通信公司为搞好服务而应尽的义务,即便是用户愿意上网消费,也应该是明白的。“套餐到使用限量之前对用户进行提醒是大势所趋。”
3
新规:
12项消费提醒7月起全面实施
日前,工信部已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服务用户消费提醒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包括业务办理、套餐限量消费等12项消费行为的提醒,以解决该问题。工信部的通知要求,目前因网络或技术原因,暂时无法实现部分业务用户消费提醒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报当地通信管理局,说明理由,做好用户解释说明。与此同时,各地通信公司要加快系统改造,在2012年的7月1日起全面实施。
该通知明确,“对电信用户套餐内语音通信、短信、多媒体信息和互联网上网服务,实际使用量接近套餐限量前,电信业务经营者应通过短信、语音、页面窗口等方式,提醒用户本计费周期内该业务已使用量、套餐限量等信息。实际使用量达到套餐限量,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及时通知用户,并告知用户超出套餐外继续使用该业务的收费标准和收费查询方式。”“对选择套餐方式计费的电信用户,在套餐有效期满前一个合理提前时段内,电信业务经营者应提醒用户现行套餐到期日,并告知用户套餐到期后终止或延续服务的方式以及相应的收费标准。”与此同时,电信业务经营者向电信用户提供的消费提醒服务,应予以免费,该消费提醒记录至少保留五个月。
另外,电信业务经营者应自觉规范用户消费提醒方式,采用相对固定的渠道和统一格式,控制合理的提醒时间和频次,不得夹带或变相夹带广告;用户明确表示不需要消费提醒服务的,电信业务经营者要采取措施予以保障,并保存相关记录。因用户账号余额不足等原因,可能导致暂停服务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在一个合理的提前时段内,提醒用户及时交纳通信费用,以免影响其正常使用电信服务。
4
落地:
部分消费提醒省会已提前执行
针对手机用户关心的套餐消费提醒问题,1日,记者分别向石家庄的移动、联通、电信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咨询,目前,石家庄的部分消费提醒已有运行,但细节还需完善。
移动一名客服人员表示,其相应套餐使用达到限量前和超出后都会有提醒。“以全球通为例,上网套餐不足5兆时,用户就会收到相应短信提醒,超出套餐总量后也会有短信提醒。”记者走访了范西路一家营业厅,服务人员建议如果遇到套餐流量问题,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较好还是及时打电话或发短信及时查询,“有时候系统发短信,不见得一定都能收得到。”电信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其套餐内的服务还没有提醒,但是用户额外定制的套餐包,在即将达到套餐包的限量时有短信提醒。
针对套餐内剩余短信的提醒,移动只有在用户使用完时给予提醒短信,联通和电信均无提醒。不过三家通信公司的工作人员均称,用户可通过发短信或登录网上营业厅等方式查询。另外,对于漫游至国际或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手机的消费提醒,三大运营商均表示暂不支持。
昨日,记者联系到河北省通信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其表示,根据工信部的要求,河北省通信管理局将在7月份组织对全省的运营商进行检查,届时,如果消费者使用手机相关业务,套餐达到限量仍未收到提醒,可以拨打12300进行投诉。
在目前通信行业发展过程中,通信资费高、花钱不透明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受用户诟病,此时,一位通信行业内部人士的说法更显明朗:“进入3G时代,各大通信运营商一直都在围绕争夺客户打价格战,打服务战,甚至还免不了去挖人家墙角儿,其实较该解决的,就是以人为本,先让用户能明明白白消费,尽量把该做的和能想到的服务都做好,客户心里自然会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