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流 :“弃恶从善”需要一个宽容的“台阶”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西流 作者: 日期:2012-03-14 点击次数:194

3月11日,小刘在参加面试的路上被一个人抢走了挎包。小刘借了朋友的手机拨打自己的手机打不通。但小刘过后却发现收到自己手机发来的短信,告知了钱物存放的地点。小刘拿回东西后又接到了劫匪的电话,劫匪称:“看你们大学生找工作也挺可怜的,手机还给你吧!”(3月13日《南方日报》)

被劫走的财物,居然可以失而复得,显然,小刘幸运地遇到了一个良心未泯的劫匪。也许这个“没有家”的劫匪受生活所迫,没有归还劫去的现金,但将毕业证、手机等物品完璧归赵,这对于求职中的小刘来说,已经是个意外的惊喜了。而对于劫匪来说,则是向“弃恶从善”迈开了重要的一步。

当然,劫匪弃恶从善,不能止于归还财物。如果正如小刘期望的那样,劫匪去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从此“能够早日改邪归正,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过正常的生活”,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再者,如果所有的劫匪,甚至是所有的违法乱纪者,都能够在作案前后完成华丽转身,弃恶从善,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太平也更加和谐。

然而,要想劫匪弃恶从善,是有先决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受害者要学会克制、宽容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要给劫匪提供一个弃恶从善的“台阶”,让他能够从犯罪的恶念中走出来。大学毕业生小刘就做到了这一点,面对“从天而降”的劫匪,她机智地给了其一个“台阶”———发短信恳请其归还自己的毕业证等重要物品,并对劫匪归还财物诚挚地表示了谢意。每个人都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劫匪也不例外,小刘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向劫匪求助,正好激活了其善良的情愫,才做出了归还财物的善举。试想,如果小刘选择了对劫匪穷追不舍,甚至同其“英勇搏斗”,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可以说,小刘给劫匪一个弃恶从善的“台阶”,既挽回了自己的损失,又可能会拯救了一名劫匪。

从劫匪归还财物的善举中,我们得到深刻的启示:整个社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与保障机制,采取公平正义的方法,去抑制、化解其邪恶的一面,去开启、激发其善良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危害社会稳定的恶性案件的发生。□张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