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直指治安短板民警现场面红耳赤 一场火药味十足的警民恳谈会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日期:2012-03-14
点击次数:214
本报记者徐伟 本报通讯员郑欣
“我们辖区一些旅馆和歌厅藏污纳垢,败坏了社会风气,同时还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整治力度还不够大。”
“我们辖区一些背街小巷仍然存在吸贩毒活动,你们一打他们就跑,你们一走他们又来,能不能根治毒瘤?”
不久前,一场未经涂脂抹粉的警民恳谈会在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分局南纪门辖区举行。听着群众火药味十足的问题,记者的心一度提到嗓子眼儿,但渝中分局领导真诚面对群众,真心为民解忧的行动较终没让这场恳谈会引爆,引来群众一阵高过一阵的掌声。带着对素面搞恳谈的疑问,《法制日报》记者了解了这场恳谈会的前前后后。
今年2月初,渝中分局按照重庆市公安局“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的部署着手准备警民恳谈会。在恳谈会选址的问题上,曾一度有不同意见,有的建议放在分局辖区内的自力巷社区,因为这是个老典型,在这里开恳谈会等于是上了“保险”。还有人认为,找个不痛不痒的社区,较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些“好”建议并未被采纳,渝中分局局长汪绍敏说,搞警民恳谈的目的就是要听群众较真实的声音,选址就要“哪壶不开提哪壶”。较终,警民恳谈会现场被定在棚户区多、房屋老旧、社会闲散人员混杂、群众矛盾较集中的南纪门辖区。
选址定下了,各种担心又接踵而至:南纪门辖区民风彪悍,让人“头痛”的居民进来砸了场子怎么办?一些尖锐问题回答不了砸了锅怎么办……有人建议,物色几个群众“演员”,“培训”后再粉墨登场,气氛既“融洽”又“轻松”。汪绍敏说,从思想上对群众设防,无异于在现实中与群众割裂。较后形成的共识是,让群众与分局领导当面锣对面鼓地交流,素面聆听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
2月28日14时30分,渝中分局“共话平安·请您谏言”警民恳谈会开始。渝中分局全体党委成员、各警种负责人与重庆市、重庆市渝中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警风监督员及300多名群众围坐在院坝里开始面对面交谈,出现了前面让人提心吊胆的一幕。记者看到,现场分局党委成员和各警种负责人的额头仿佛在冒汗,辖区派出所的领导更是面红耳赤。
汪绍敏一边认真倾听群众心声,一边将大家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录在案。随后,他站到了群众中间:“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得好,我们真诚接受,是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好,我们一定认真改进,我向大家致歉了。”说着,汪绍敏向大家敬礼。这时,让人提心吊胆的场面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当天19时30分,记者在渝中分局党委会议室看到,恳谈归来的党委成员齐刷刷地坐在那里受领任务。汪绍敏说,下午的警民恳谈会共收到86条群众意见建议,经汇总分类后,指定党委成员点对点负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