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七年下降近七成 徐州社会治安如何由“乱”到“治”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日期:2012-03-14
点击次数:262
本报记者丁国锋
江苏省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京沪陇海铁路交汇处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区位特殊、流动人口多、治安情况复杂,尤其是对社会和谐度影响较大的命案发案数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省前列,直接影响到徐州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平安徐州”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徐州市重点突出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和推动建立大普法格局,紧紧围绕命案这条主线,多管齐下,严密防范,呈现出“发案数逐年下降、破案率不断上升”的良好态势。其中,命案发生数由2004年160起,下降到2011年59起,7年下降近7成;而破案率则从93.7%提高到了97.1%,实现了命案压降的历史性突破和质的提升。
据了解,在徐州市社会治安由“乱”到“治”的7年间,徐州经济实现了飞速平稳发展,从2005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2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18亿元,增速位列江苏省前列。徐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夏文达认为,提升公众安全感是平安建设的根本目标,而命案直接影响公众安全感,市委、市政府为此将命案压降作为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考核,还出台《关于压降“民转刑”案件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对发案两起以上的,一票否决“平安镇”评选资格;对巡逻失控、管理不到位、调处矛盾不深入不及时导致命案发生实行责任倒查制度;接警后反应不迅速、处置不当使受害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和应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而未抓获的,实行逐起分级责任倒查;积极构筑“绿色救助通道”,竭力抢救伤员,从源头上减少伤害死亡的发生。
据介绍,为坚决遏制杀人等大要恶性案件的发案势头,徐州市公安局坚持把打黑除恶、侦破命案、打击多发性犯罪贯穿于日常工作,通过部署严打整治行动和因地制宜地开展突击治理、侦破会战、专项打击、重点治乱等行动实行“多措并举”。其中还对现行命案破案率低于90%的县(市)区公安局,一律取消评先资格,还采取了对疑难案件全部实行挂牌督办以及注重提高现行抓获率,使75%的现行杀人案件在3天内得以破获。此外,还牵头苏鲁豫皖周边城市,构建周边协作机制,使每年通过该机制破获的命案占破获总数的30%以上。
为实现有效的治安管控,减少发案率,公安机关还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将三分之一以上防范力量投入案件高发的夜间时段,保证实战勤务24小时不间断;为控制作案空间,建立起了多元巡防机制,推进社会面巡防、卡口堵控、科技防范、单位内部、社区防范和周边协作“六大工程”,建设农村中心警务室,形成“十分钟平安圈”。据了解,徐州市技防建设投入达4.1亿元,实现城区监控全覆盖。
此外,徐州市综治委还突出发挥矛盾纠纷排查、矛盾纠纷化解调处等具体职能作用,建立重点人员管控机制,积极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精确管控高危重点人群,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群。同时针对60%左右的命案是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实际,注重抓管理、控源头,遏制命案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