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里的“危机公关”不可忽视

来源:红网 作者: 日期:2012-03-14 点击次数:142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1年涉及到高校的舆情热点事件长期“高烧”不退,仅次于民生、问政、反腐、维权事件。负面新闻的不断出现及部分高校应对失措,对高校声誉和形象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象牙塔”不再宁静。

在当前网络舆论高速发展和社会舆论环境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高校外宣工作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网络这柄“双刃剑”在确保资讯便捷通畅的同时,也对高校和谐稳定构成了一定威胁。网络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平台,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成为能够营造和左右校园舆论的强势媒体,值得社会高度重视。

高校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其与校园网络的亲密接触必然会对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高校结构调整和进程加快,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多元化,高校的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勿庸讳言,高校的发展、改革必然会触动学校各阶层或群体利益,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新思想随之杯葛纠结,当高校学生纯洁美好的理想与冷漠残酷的现实产生碰撞,必然会发生思想冲突。特别是一旦牵扯到教职工、学生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会出现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交锋,他们对制度变革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种种矛盾叠加,一些原来不是问题的问题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大问题。事件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置,甚至会引发大的事端,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网络舆论蔓延为公共危机事件,是当前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重点,也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全新课题。相对党政机关和企业,高校对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面对校园网络舆论出现的问题,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和正确的引导。大学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空间,引起群体舆情的中介性事物相对集中,高校公共事件之外的社会舆论和媒体始终高度关注着高校的发展,高校师生作为“两高”群体(即高学历、高密度),一直是政府、社会、媒体重要的关注目标。因而如何正确引导高校的网络舆论,构建科学、完善的网络舆论应对体系,关系着现代大学的发展与和谐校园的建设,也关系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应该说,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平台,高校及时、专业地应对网络舆情,可以有效疏导网络负面情绪,化解大学生心中存在的疑惑和矛盾,解决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互动性是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态度既是高校发展和适应现代社会复杂变化的需要,也是高校党政领导驾驭复杂局面和应对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重要表现。

[作者:颜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