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人承认收购大西洋银行不实
来源:财新网
|
作者:财新网
|
日期:2012-03-13
点击次数:184
【财新网】(记者
王晓庆)被曝“吹牛皮”的温州商人林春平3月13日召开媒体澄清会,承认此前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消息不实并致歉,但仍坚称还在进行海外银行的收购计划。
在媒体澄清会上,林春平表示,自己此前“对媒体表述的不完整、夸大事实”,“是有违诚信原则的扩大宣传。”
新汇丰银行存疑
林春平所谓的“夸大事实”,指的是其曾对外宣称购买了美国特拉华州的大西洋银行,后改名为新汇丰银行,称2011年11月11日已开始试营业,盈利模式是“资金转存赚取利差”,且已盈利。
今年1月12日,林春平在温州商报刊登广告,自称“收购了美国大西洋银行”,需招聘员工数人。此后,媒体蜂拥而至,林春平在接受采访时详细介绍了银行收购的情况。
他说对方起初开价6亿美元,被他还到6000万美元。“因为他们负债20亿美元,已资不抵债,特拉华州政府急于盘活,我讨价还价就有了底气。”
其收购美国的银行经媒体报道后,林春平蹿升为热门新闻人物。今年1月18日,林春平首次当选为温州市政协委员,浙江省内多位领导公开表扬他。
“第一次有中国人收购美国的银行”“温州民间资本在金融业左冲右突十年却未有结果的一次破冰之旅”,种种赞誉接踵而来。
不过,今年3月初,《潇湘晨报》爆出林春平收购疑点:其一,特拉华州“大西洋银行”在美国银行监管机构没有记录;其二,“新汇丰银行”的注册公司USA NEW
HSBC FEDERATION CONSORTIUM INC(直译是“美国新汇丰联邦财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类型是Entity
Type(实体类型)、GENERAL(普通)公司,并非BANK(银行)。
财新记者在美国特拉华州政府的回函中看到,这家公司(新汇丰银行的注册公司)在特拉华州没有资格从事银行业务,以前也没有。特拉华州政府也没有批准过大西洋银行和大西洋储蓄银行作为银行机构存在。
随后,新华社记者带着查到的信息采访林春平,问及“特拉华州根本查不到大西洋银行,你怎么解释?”他表示,“大西洋银行就是一个代号,代表我‘买’的这个企业。你叫它大西银行也可以,大洋银行也可以,都没关系的,具体银行的名字我不好跟你讲。”
新华社记者又问,“特拉华州政府现在向我们证实了,你所谓的银行只是一家一般的经营性企业,不能从事银行业务。”林春平回答,“我承认我这个不是银行,但是这个名称翻译过来有金融控股集团的意思,我觉得就是银行的意思。”
林春平表示,觉得把在美国有企业这件事说得大一点,一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二在国外可以跟美国的主流社会、金融精英接触,能够参加一些国际性的论坛,有利于自我发展;三是今后如果温州发展民营银行,有机会能够介入,可以插一脚。
真假银行梦
多位温州企业家告诉记者,林春平在温州企业家的排序中,“只能算二三流的企业家。”
在名片印上“美国新汇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行长”的抬头之前,林春平是温州双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制笔和米业经营,并不为外界熟知。
林春平的名片上,还写着其他七个公司董事长的抬头,包括温州春平丽泰米业有限公司、温州春平商贸有限公司、温州中寿进出口有限公司、国内新汇丰联邦财团、英属维尔群岛国际金融控股集团、马来西亚皇家春平国际有限公司等。
林春平自称和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的儿子是同学和室友,办公室里挂着他和国家现任较高领导人的二人合影(林站在前面);林春平的头像印刷在公司生产的大米外包装上……接触过林春平的人,大多用“高调”来形容他是“非典型温商”。
但林春平这次宣称的收购,却是大多数温商的共同梦想。“温州人一直有一种情结,想从企业家变成金融家、资本家。”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温商一直绞尽脑汁,希望在国外投资银行,目的就在于通过外国银行的身份打回中国。
温州民间资本一直想进入重重管制的国内金融领域,但苦于无门无路。2012年的温商大会上,500余个招商项目当中,金融业项目只有10个,却是温商关注度较高的。
近年来,温商希望收购境外银行的行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大多是无功而返。温州又正处于申报“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关键时期,当地对推动金融改革的期望强烈。
因此,林春平的“成功”迅速奠定了他在本地及商圈的声誉。凭借收购新闻一炮而红的林春平,频频受到相关优待,银行信贷、土地政策优惠甚至政治荣誉纷至沓来。
林春平曾透露,他还是想把农业做大,“马上要在温州投资3个多亿,征地一百亩,正在给政府打报告。”
在“大西洋银行”收购被证明为一场骗局后,林春平媒体澄清会上道歉之余,仍坚称自己还在进行海外银行的收购计划,收购包括但不限于美国,较终谈判协议尚未完成。
“前车之鉴,提前在不同场合多次宣布此协议预计中的成功结果以及各种收购细节,这是不妥当的。”林春平表示,在协议达成之后,他将举行媒体发布会详细披露整个收购过程和细节。“这是收购完银行之前的较后一次接受采访。”林春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