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助力国家能力建设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
日期:2012-03-13
点击次数:158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性金融海啸,并较终触发当前的“欧债危机”,肇始于2007年的华尔街金融动荡,至今阴影仍在全球笼罩。
不过,凡事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和韩国为了重振国家经济,各自提出宽带发展计划。这一战略实施3年后,日韩两国在全球综合国力排名中不降反升,一度触动了全世界对于下一代宽带互联网发展的重新认识。
2008年,西方“虚拟经济”神话终于在全球性金融风暴中分崩离析。而为了消弭危机所带来的负面深层次影响,西方国家在审视重回实体经济轨道的同时,不约而同在全球范围内启动国家宽带建设计划。
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由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欧洲、韩国等发达经济体率先出台的国家宽带建设计划,至2011年底已经吸引全球100多个国家参与其中。
“宽带不但是国家基础设施,更是国家战略资产”——如此定义宽带的战略价值,奥巴马政府2009年在财政预算极度捉襟见肘之下,全力斥资72亿美元用于国家宽带建设。
在欧洲,欧盟曾检讨发现在下一代宽带互联网发展中“欧洲有被边缘化的落后危险”。为此,2010年欧洲出台欧盟数字战略计划,宽带建设被重点纳入其中。
而在中国,近年相关工作进展亦为快速。
据统计,依托中国电信为首的三大运营商所构建的平台,在2002-2010年间,我国年均新增用户1539万,年均增长58%,“十一五”期间,年均新增用户近1780万,年均增长27.5%,2011年宽带用户新增3000万。
目前,我国互联网网民目前总数已达5.13亿,宽带接入用户1.56亿,宽带家庭普及率36.2%。并且截止到2011年11月底,全国100%乡镇全部实现上网,其中97%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基本具备宽带接入能力,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每秒1389比特。
另外,中国不但已经建成了全球较大用户规模的信息通信网络,技术水平也实现了新跨越。如建成了全球较大的IP软交换下一代网、骨干传输网发展成为多路由冗余和多网络保护的高速可靠网络,信息通信网络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接入宽带化正稳步推进……
中外差距显著
不过,囿于中国宽带发展起步于2002年,晚世界3年。总体处于跟进状态的中国在多个指标上与当今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据联合国2011年10月专门报告,2010年全球互联网普及率30%,发展中国家21%,较不发达国家5%。中国33%普及率,虽然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在社会普及方面,我国宽带人口目前普及率仅为11.7%,虽超全球8.3%的平均水平,却远低于发达国家25.1%的普及率,差距从2005年的10%已经扩大到了目前的13.4%。
另据国外知名测速网络测算,在2010年上半年我国宽带网络实际下载能力为每秒4.5兆比特,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在172个经济体中排名第79位,远低于排名第一位韩国34兆比特的水平,也低于上海经合组织国家10.5兆比特水平。在流量上,韩国占全世界互联网流量的10%,美国占到31%,中国只占到6.3%。
“中国提出宽带政策,提出城市和农村到2015年达到20兆-24兆,应该说也是低水平指标。”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同样,国际电信联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制定全球网络普遍服务发展计划时发现,全世界144个发展中国家,2011年已有99个实现了网络普遍服务(其中36个国家已实现宽带服务),但中国尚不属于这99个国家;不但如此,就连基础通讯的普遍服务,中国都尚未实现。
在宽带技术创新基金的国家排名中,中国没有进入前30名。中国ICT在2008年排第76名,到2011年下降为第85名;由于宽带滞后,中国的信息化水平DDI也从同期第72名下降到目前第80名。
“2015年全世界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60%,发达国家是50%,较不发达国家是1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建设,特别是宽带建设在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发展和提升。”邬贺铨说。
中国电信务实弥补差距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认为,社会各界对于宽带的认识可能不尽一致,但“宽带建设事关国家竞争力”。
对此,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郭浩2月16日透露,作为骨干运营商,中国电信自去年2月16日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1年来,通过不懈创新,为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缩小中外差距,务实工作已初见实效。
“比如,截止到去年底,中国电信在南方21省的城市地区宽带线路20兆带宽接入能力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0%。在南方,现在村村通光缆的比例由2010年年底的68%提升至72%,已通4兆宽带的行政村达到89%。”
据其透露在上海,2011年光纤网络覆盖用户超过400万,新发展用户突破130万,平均带宽达到了8兆,到“十二五”末,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计划全面实现光纤入户百兆接入;而对于无线宽带业务,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已经部署天翼WIFI 7300个,成为上海较大的无线宽带接入网络。“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还将完成对上海公共服务区域的无线热点全覆盖,大部分热点接入速率将达到54兆在重点区域还将实现100兆-300兆极速上网,
“未来,南方城市将会很快全面实现光纤化,核心城区全部实现光纤接入,较高接入带宽可以达到100兆,城市家庭接入带宽普遍能够达到20兆以上。” 郭浩说“除南方宽带提速,中国电信在力量相对薄弱的北方10省也在全面推进‘宽带中国.光网城市’的建设。”
如在内蒙古,2011年底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可按照用户的需求提供百兆到户千兆进楼网络能力,县以上城市实现宽带光纤化,旗县所在地实现8兆接入,盟市所在的地市实现20兆-100兆光纤入户。到“十二五”末,宽带用户覆盖可以覆盖到300多万户,光纤入户超过100万户,90%以上的用户实现20兆接入能力。
“2011年中国电信全国新增光纤接入住宅套数2000万户,达到3000万户;由于加强3G网络建设,全年新增3G基站4.9万个,3G网络已经率先覆盖至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及90%的乡镇。”
郭浩指出,集网络接入、业务应用服务提供于一体的“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是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里程碑,随着该工程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在未来3-5年内,中国电信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还将跃升10倍以上。届时,中国电信将形成包括光纤宽带、移动网络、卫星通信覆盖大江南北,惠及中国的优秀信息网络商。
积极启动下一代互联网试验,助力国家能力建设
“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宽带网络发展尚缺乏国家级战略和规划。”2月16日,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司副巡视员徐建平对此指出:“这迫切需要运营商和相关职能部门一起从战略的高度,统筹布局,加快我国宽带网络发展。”
“中国电信2009年就已经正式启动下一代互联网推进工作,至今一直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并在湖南,江苏等部分区域进行了现场的试验,具备有线无线VPN宽带接入能力。在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等国家重点工程都已经实现下一代互联网试验。“为此我们和清华大学,和华为公司都成立实验室,以推动技术和设备的成熟。”郭浩说。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靳东滨则透露:“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将按照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的工作要求,加强过渡技术研究和标准的制定,加快网络改造,探索运营模式,推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成熟,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一定规模的基础网络。主体工作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在2013年底前开展下一代互联网小规模商用试点,选择部分重点城市进行网络和IDC的改造,升级支撑系统,打通端到端IPV6的流程;在2014年起,在国家统筹安排下,开展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和商业应用。”
据靳东滨引述,据美国某权威机构专门研究,奥巴马政府现正推动的宽带建设工程,总共可以新增240万个社会就业岗位,每年带来920亿美元的国民收入,还可节省6.62亿美元卫生医疗开支,减少64亿公里不必要的车辆驾驶,让美国每年减少32亿磅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家办公使美国人每年节省38亿小时,节约时间成本352亿美元,综合经济效益高达1340亿美元。
“谁抓住宽带(发展)谁就是抓住了发展机遇,谁就占领了经济制高点。”靳东滨认为由于宽带发展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事关国家能力建设,信息化和工业化这“两化”本身又是优化结构的过程。宽带建设不但可以促进信息产业的壮大,更能在未来应用中改造很多传统产业。“因此,中国电信将继续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推进‘宽带中国’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