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天津银企积极应对欧债危机影响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曹文萱 日期:2012-02-07 点击次数:108

  为深入了解欧债危机对天津市经济金融的影响,不久前,国家外汇局天津市分局和塘沽中心支局对全市53家银行和15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显示,欧债危机对银企的涉外经营模式产生一定影响,天津银行业及有关企业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调查显示,在欧债危机背景下,银行业务经营审慎度提高,风险审查更趋严格。调查显示,有11家银行表示此次欧债危机使其加强了业务审核,包括暂停或减少对外资银行(特别是欧洲银行)的资金拆借、缩短资金拆出期限、减少或停止办理欧债高风险国家的贸易融资业务、暂停与欧洲银行的衍生品交易等。在客户的选择方面也更加严格,加强对以欧洲为主要贸易国的客户指导,随时向客户提示其境外交易对手国别风险,或以要求出口客户投保中信保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等措施审慎开展业务。

  欧元贬值导致欧元理财产品收益下滑,而个人结汇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增多。欧债危机使欧元汇率不断走低,造成与欧元汇率挂钩的理财产品收益大幅下滑,多数产品未达到年化预期收益率,许多产品甚至为零收益或负收益,目前各银行都已减少了此类理财产品的发行。同时,2011年以来受货币政策紧缩、存贷比考核等多重因素影响,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火爆,收益率不断提高,吸引了部分个人客户将外汇资产结汇后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

  欧洲经济增长放缓将影响对欧洲出口。欧洲是天津市外贸出口的重要市场,2011年前三季度,天津市对欧盟出口54.4亿美元,同比增长22.7%,高于全市出口增速3.6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6.8%,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考虑到订单和生产周期时滞效应,加之2011年日本灾后重建和我国对新兴经济体贸易的增长弥补了欧洲需求萎缩短板,因此目前欧债危机对天津市出口增长的影响尚未完全体现。但目前欧洲各国征税、裁员、减收等紧缩性措施势必影响其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加之可能增加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的难度将提高。为了维持销售的增长,一些企业已开始着力扩大内销和开辟新兴市场,降低对欧洲市场的依赖。

  欧美经济的持续低迷和人民币升值成为国内银企“走出去”的重要契机。调查中,民生银行天津分行、星展银行天津分行、哈尔滨银行天津分行等多家银行均表示,2011年以来,其客户在境外设立机构的意愿显著增加。同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此次欧债危机的加剧,对国际银行体系产生的冲击较大,为境内银行“走出去”开展业务提供有利契机。

  根据外汇局塘沽中心支局对滨海新区银行的抽样调查,银行普遍反映欧债危机对中资银行的影响有限。一是中资银行持有的欧元债券规模很低;二是中资银行欧元净敞口较小,欧元资产主要为贸易融资贷款,且占比极低,欧元贬值引起的汇率风险微弱。但是欧盟成员国达成对希腊提供救助协议以来,海外市场外币资金流动性较紧,部分银行海外融资成本上涨近一倍,资金获利空间大幅缩小,海外代付产品规模相应缩减。一些进口企业不再选择海外代付产品而是直接进行购付汇,导致滨海新区去年9月以来,进口即期付汇增长。记者李庶民 通讯员叶丽娟 王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