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二正回购剧增至660亿元
来源:财新网
|
作者:财新网
|
日期:2012-03-13
点击次数:198
【财新网】(记者
杨娜)周二正回购放量660亿元,回笼幅度远大于本周到期量,一年期央票仍暂停发行。央行使用正回操作来平滑市场资金面,不但符合“温和过渡”的市场需求,也响应了总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指导要求。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要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3月13日,央行进行了660亿元28天正回购操作回收流动性,交易量较上期剧增360亿元。央行于昨日(周一)向公开市场一级交易进行了28天、91天正回购询量,但仍未启动央票发行。截至本周四,若央票继续停发,将达到十一周连停。
“本期正回购交易量剧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回购利率已经达到近期低点,资金面较为宽裕,央行出于调节流动性考虑,加大回笼量;二是未来四周到期量将达到2800亿元,投放量过大,为平滑资金面,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加大回笼力度。”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刘分析师俊郁告诉财新记者。
3月13日,7天期加权回购利率为2.93%,隔夜加权回购利率为2.33%,显示资金面偏宽松。
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部高级分析师何一峰也认为,“7天期加权回购利率在3%以内,这在央行看来资金面已较为宽松,因此需要加大回笼量将资金面控制在较为合适的水平,同时也是为下个月资金面的平稳创造条件。”
在何一峰看来,目前资金面的宽松主要是因为公开市场到期加大和财政存款的释放。此外,还有存款增长速度良好,信贷增长低于预期的因素。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认为,“短期的资金宽松并不意味着资金面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目前资金面的缓和局面仍较脆弱,银行理财资金池的申购、赎回波动已经逐步成为影响市场资金面的重要一环。此外,3月至4月将是信用债到期及续发的高峰期,资金面的波动很可能还会持续。
上周(3月5日-3月9日)公开市场操作中,到期资金大幅扩大至630 亿元。央行只进行了28 天及91 天正回购操作,发行量均为300
亿元,全周净投放30 亿元。
刘俊郁认为,虽然上周央票没有重启,但随着未来几周公开市场到期量的加大,央票重启的可能性也相应加大,“应关注央票重启及其发行利率能否出现突破的可能性,这将制约短端下行空间的大小。”
继下调存款准备金之后,Shibor利率的趋势保持缓慢下降态势,整体维持在低位水平。国信期货认为,虽然央行对银行放松信贷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是由于央行在贷款结构性“维稳”的调控指导,银行在资金的放贷方面仍不会出现较大动作。
据3月13日Shibor数据显示,隔夜、1周和2周Shibor呈上涨态势外,其他期限品种全部下降。其中,隔夜Shibor小幅上涨1.17个基点,至2.32%;1周Shibor上涨20.00个基点,至3%,为当日涨幅较大品种;2周Shibor上涨7.50个基点,至3.07%;1个月Shibor下降2.33个基点,至4%;其余品种均降幅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