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锁麟囊》为何被禁演:宣扬缓和阶级矛盾
来源:
作者:
日期:2012-03-13
点击次数:180
核心提示:1954年11月《戏剧报》,就以“反对黄色歌曲和下流表演”为标题,批评山东省等地的剧团,文章中提到《锁麟囊》的时候说,这是宣扬缓和阶级矛盾以及向地主报恩的反动思想的剧本。
凤凰卫视3月12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55年,电影《梅兰芳舞台艺术》摄制完成,周恩来总理提议,应该为与梅兰芳齐名的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也拍摄一部舞台艺术片,周恩来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梅兰芳舞台艺术》有所不同,这部艺术片要通过选择一个剧目,来概括程砚秋多方面的艺术成就。
究竟选择什么剧目呢?程砚秋自己首先提出,自己较理想的戏是《锁麟囊》,不过较终这出戏还是没有通过上级的审定,程砚秋只好选择了以祈祷和平反对战争为主题的《荒山泪》,《锁麟囊》讲的是两位女子的人生故事,不过与众不同的是在整出戏当中没有一个反派人物,只写善有善果。
《锁麟囊》是程砚秋程派的名剧,也是程砚秋的巅峰之作,然而在新时代这部京剧的主题,却遭到了质疑,比如1954年11月《戏剧报》,就以“反对黄色歌曲和下流表演”为标题,批评山东省等地的剧团,文章中提到《锁麟囊》的时候说,这是宣扬缓和阶级矛盾以及向地主报恩的反动思想的剧本。
程砚秋已经暂停上演,而山东有关人员,既不听文化主管部门的解释,又不顾剧院的建议,坚持己见地要上演它,按照《戏剧报》的说法,《锁麟囊》似乎是属于禁演或者是停演之类的。从建国前夕的1949年7月到1952年3月,文化部戏剧改进委员会,对旧戏曲进行了过滤审查,先后停演了一些戏曲,其中涉及京剧的共有26出,不过这26个戏大多属于鬼神戏。和新政新时代反对宣扬封建迷信的主张格格不入,所以划归禁演的范畴,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比如1949年3月北平文化接管委员会的停演目录上,就开列了六大类55个剧目,除了宣传封建迷信的戏曲之外,提倡民族失节以及异族侵略思想,歌颂奴隶道德,表演封建压迫,甚至一些极无聊或者是无固定剧本的戏都榜上有名。伴随着禁演,戏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推进,各地根据中央的知识在“戏改”中普通将传统剧目,分为可演、修改后可演和停演三类,不过归为“可演”一类的剧目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所以尽管从1951年开始,各地明令禁演的剧目渐趋减少,但是各地在舞台上不受限制地上演的剧目,显然不多。
程砚秋的《锁麟囊》,虽然并不在禁演之列“宣传缓和阶级矛盾以及向地主报恩”的主题,显然与新时代格格不入,上演自然也就遥遥无期了。
老戏可演的剧目越来越少,新戏又青黄不接,戏曲面临严重的危机,以至于“中央不得不在1956年拨出500万元专款用于接济艺人,同时还由财政部、文化部联合下文,免征文化娱乐税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