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监局:关注“小微” 引领银行业在总部经济中坚守服务阵地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中国经济新闻网
日期:2012-03-13
点击次数:164
中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李文蕊 通讯员张璐)北京市大企业林立,总部云集。银行服务这些大企业,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但着眼于北京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服务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银监局根据银监会、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在市场准入、支持机构建设方面出台多项政策,引领银行将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转变经营方式、明确市场定位、形成核心竞争力紧密结合,锁定小微企业这片“蓝海”有所作为。
一是加大准入支持力度。允许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成效良好的银行,在商贸物流区(如大红门)、特色产品交易区(如马连道)同时申请筹建多家网点。目前在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已设立近60家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支行或专营机构,有效满足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在资金支持上,帮助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发行数百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专门用于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二是以差异化监管推动银行探索试点小企业管理机制。将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权重由100%降至75%,减少对资本的占用;鼓励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执行差别化考核,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推动银行认真落实小微企业贷款“六项机制”,实现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集约式、横贯型管理。
三是搭建多种形式的银企交流平台。组织银行召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进会,介绍推广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经验。在历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上设置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场,搭建银企直接交流平台,并在小微企业聚集区域举办金融服务周等推介活动近四十次,为数千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咨询服务。鼓励银行加强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知名网站等合作,拓展小微企业客户。
在该局大力推动下,北京形成了一批“服务小微企业”品牌特色鲜明的银行。有些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缺乏有形抵质押物的特点,推出“软件贷”、信保保理等产品;有些银行应用供应链金融模式,拓展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客户;有些银行通过“信贷工厂”等业务模式大幅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截至2011年末,北京中资银行小企业贷款与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共计4010.49亿元,比年初增长36.78%,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25.9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