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业改革号角吹响 券商竞相加速转型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黄兆隆 作者: 日期:2012-03-13 点击次数:158

证券时报记者 黄兆隆

令业内瞩目的证券行业创新大会将在下月举行,“春江水暖鸭先知”,一线券商早已嗅到了改革的春风,悄然在内部动起了“手术”。裁员、人事变动仅是市场所见的表象,更深层次的业态变革已悄然酝酿。

“或许再过10年,我们回头看这场变革,才会发现其中真正的意义。”上海某大型上市综合券商总裁告诉记者,“这是券商从边缘化走向金融一线高地的起点。”

人事变革除积弊

改革将分两步走。第一步券商内部整合治理转向市场化,通过人事变革、调整激励体系来实现。

上海券商较早开始上述行动,国泰君安申银万国海通证券三家老牌券商相继在过去一年中公开招聘高管,接下来开始了各自的华丽转身。

“归结起来,市场化是这三家共同的路子,将老国企僵化的分配体制和业务机制打破,引入市场化激励机制。有上岗就有下课,裁员成为必然。”申银万国一位副总裁告诉记者。

在这次内部整合治理中,较被动也较有机遇的是这三家老牌券商的中层干部,一部分人竞岗成为高管,另一部分人则被淘汰出局。据了解,这三家券商中层干部及以上的高管平均有1/3人员被更换。

随后,地处深圳的中投证券也祭起改革大刀。“我们还在三定(定岗、定编、定薪)之中,去年学习国信证券而扩招的一批储备人才会被分流到营业部或裁掉,老岗位上不合适的人员也会被优化。”中投证券一位中层干部表示,“不仅是经纪业务,还有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各业务部门均在其中,涉及岗位变动的有60人左右。”

缩减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将资金及人员集中投向业务部门成为券商共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券商开始采用针对业务人员的业绩联动型报酬体制,形成业绩挂钩市场周期的调节弹性。

“市场化激励机制已建立起来,同时权责明确。”国泰君安一位中层干部表示,“能者上,不能者下,对公司每个人而言,压力也大,机遇也大。”

做得较好的还有广发证券,该公司绩效激励和公司管理等方面在业内领先。“我们警惕的对手就是广发证券,在该公司提出博士大军计划下,他们囤积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管理体制也很灵活。”中信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广发证券的分配体系严格挂钩能力和工作量,任务从总部分解到营业部,充分调动每个岗位的积极性。”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券商开始大量采用外包——开始把部分公关宣传、产品销售等后台处理事务外包给其他公司。

组织架构演变多样化

改革的第二步便是业务转型,中信证券较早吹响了号角。

“证券业改革较终还是要向海外成熟市场学习,多样化是未来趋势。我们侧重于做资本中介业务,做大客户资产管理。”中信证券一位高管表示。

在该模式下,券商开始推进服务产品化,回归财富管理者角色,并利用创业板业务、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等打开发展空间。

“这实际上是向全方位的资产管理模式转型。”东方证券一位高管表示,“在该模式下,资产管理将成为券业的终极形态。”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相继也走上这条道路。

在业务转型背景下,证券公司组织架构出现三种模式。

一种是按经纪业务、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传统业务分类,将业务部门分成大业务模块,实现事业部管理,这种模式以国泰君安为代表。

另一种则提出按照客户特性分类,实现矩阵化业务模块服务模式。

“我们建立机构客户、公司客户、零售客户三大客户模块服务模式,以此推进业务改革。”申银万国董事长丁国荣表示,“在这种模式下,所有业务模块必须先打散,然后进行重组。”

赞成此类观点的还有长城证券总裁何伟。他说,“未来服务模式要突出以客户为中心。业务条线改革是第一步,然后部门架设也要进行调整”。

此外,综合前两种模式部分特性的第三种模式是海通证券的模块划分方法。据了解,该公司将零售客户与机构客户重新划分,零售客户、融资融券等业务归于经纪业务模块,机构客户、高净值客户和研究所则并为另一模块,资产管理和证券投资等投资部门又单独成一条线,然后再将投资银行、债券融资、固定收益等部门合并为大投行模块。

小券商加速转型

恰在改革时期,监管部门释放出了创新信号,这给每个参与者带来了机会。

“这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未来证券业的定位是多样化的,我们可以先做好创新准备,比如做大公司债等高息债业务。”长城证券总裁何伟表示,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前提下,做好内部资源整合。大券商往往因为内部存在的问题多,资源整合的成本也相对较大。在这方面,中小券商相对灵活更容易整合,如果提前完成这一步,就有可能实现“超车”。

在何伟看来,中小券商要实现“超车”必须完成三步走:首先必须对客户进行精确分类;其次做好差异化定位;较后完成创新产品设计。

事实上,可以看到的例子是,信达证券联讯证券相继在理财产品、投资顾问等业务的创新开花结果,产生联动效应。

虽然机会存在,但资本金仍是中小券商亟待逾越的门槛。“在现有资本考核体系下,未来新业务发展将严重依赖资本金,吸引人才、添置设备都需要资金支持。”东吴证券一位高管表示,这就意味着,如果资本金不到位,创新业务将很快陷入无米之炊的局面。

在此之下,东吴证券、国海证券、东方证券、国泰君安等大小券商都加快奔赴资本市场的步伐。

“上市目的在于吸纳更多的资本金以开展各项业务,从而产生积聚效应。”东方证券一位中层干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