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公司嗅到商机 监管博弈进行时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谢 楠 作者: 日期:2012-03-13 点击次数:150

证券时报记者 谢楠

由于上海股交中心目前暂未实行做市商制度,“嗅觉灵敏”的投资公司已从中发现机会,纷纷在第一时间收集潜在投资者信息,建立原始数据库,并陆续与挂牌企业接触,促成投资者和企业的股份成交。

投资公司业务忙

“上海股交中心开业之后一直没有新增转让股份放出,我们会安排一些业务人员在股交中心周围招揽业务,一方面让投资者更了解我们公司的业务,同时也能为投资者和挂牌企业股东牵线搭桥。”上海容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表示,该公司对上海股交中心的发展非常有信心。

上海股交中心的工作人员亦证实,确实经常看到很多投资公司在股交中心周围招揽生意,至于其中有没有挂牌企业推荐人并不知情。

“若实施做市商制度,推荐机构会员或者代理买卖机构将可以通过买入卖出来赚取差价,这能促进交易活跃度以及交易价格的合理性。”宏源证券投行人员表示,合规的做市商制度是国外的成功经验,国内应加以创新应用。

不过,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简称国务院38号文)规定,除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或国务院批准的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外,任何交易场所均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

“未来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会积极参与股交中心的做市商业务。”上海银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券商入市待监管明确

3月初,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表示,证监会要求其监管的证券、期货和基金公司在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期间,都不能入场尚未认定达标的交易场所。

“全国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正在摸底和清理,券商不准进入未达标交易所是监管部门的行政性指令,上海股交中心开业之初出现券商隐退也就不难理解了。”申银万国一位投行人士认为,即使地方场外交易市场向券商重新开闸,时间肯定要在下半年之后。

申银万国上述投行人士认为,交易所清理整顿完成后,券商能否参与地方股权交易中心尚不得而知。

除了新三板市场外,记者注意到,另外三家合规的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中,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的会员中有18家证券公司,包括了申银万国、国金证券广发证券等知名券商。

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这些券商会员是挂牌企业的做市商,向交易所推荐挂牌企业,并参与撮合交易;但很多券商近一年从未进行过推荐和交易。

“我们不知道以什么样的角色开展业务,目前情况仅是挂名而已,一切需等政策明朗。”重庆股份转让中心一家券商会员相关人员表示。

监管博弈进行时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期曾多次表示,以地方柜台市场为基础发展统一监管的场外市场。市场各方对此寄予厚望,预期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路径将和原有规划有所不同。按照新的规划,各地已经具备一定发展程度的股权交易中心和产权交易所都有望被纳入到场外市场的体系。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相关监管部门的思路目前还没有统一,对于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模式,各方仍存在分歧。

“此前我们选择了一家券商作为推荐人,但挂牌前该券商突然退出,原因是其业务方向需要进一步研讨。”上海股交中心首批挂牌的一家企业负责人透露。

“一个月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召集地方券商进行了闭门讨论,主要内容是有关新三板市场的发展。”长江证券代办股份部门负责人表示,此前证监会也曾开会讨论过券商与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的合作等问题,目前我们对场外市场的发展模式也是一头雾水。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股交中心由上海市政府统筹,上海市金融办管理。天津股权交易所和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的运营情况也是如此。“如果各地的场外交易市场都由地方政府管理,中国证券业协会仅作为业务指导单位,也不符合此前监管部门的整体部署。”齐鲁证券代办股份转让业务部有关人员表示。

“其实,可以把中国证券业协会推进的‘新三板’市场建设,打造成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中的较高层次市场,类似于美国的场外柜台交易市场(OTCBB),而地方性的场外交易市场则可借鉴美国的粉红单市场来发展。”申银万国投行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