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 回落之后……
来源:华商报
作者:
日期:2012-03-13
点击次数:178
CPI 重回“3时代”,“通胀回落、增长回调”,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特征。(3月12日《金融时报》)
统计局日前发布2月 CPI 数据,同比上涨3.2%,看似结束了1月份的 CPI 反弹势头。不过,这并不代表真实的通胀风险就此消失,更多只是意味着一轮食品价格周期下行拐点
的出现。当前的 CPI 结构组成,早已经不能充分反映中国的真实通胀水平。
在统计局去年较新调整的 CPI 构成的八大类商品中,食品价格权重高达31%。所以,中国 CPI 的涨跌亦主要看食品价格周期的波动。前几年的猪肉价格飙升,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蔬菜、水果等的上涨,都相继引发了2009年之后持续三年的高通胀。实际上,近些年来,食品价格由涨到跌,再由跌到涨的周期过程已明显缩短,并且涨跌幅度之巨十分罕见。再加上气候的异常、小农经济抓不住市场趋势、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变动等因素,使得农产品价格周期会继续严重地干扰 CPI 的涨跌。实际上,现在是一个 CPI 虽然下行,但是真实物价一点也不低的时代。控制 CPI 也十分简单,只要不断打压“猪周期”、“蔬菜周期”就足够了。
同时,持续了24个月的负利率现在虽然结束了,但就货币的购买力而言,仍然存在着不少的货币贬值危险,不断侵蚀着人民币的内在价值。持续多年的低利率环境,央行一直没能有效动用加息工具,只是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便宜钱”也助涨了贷款企业的挥霍程度。伴随着货币规模的高速增长,在这个廉价资金时代,只能进一步把勤劳善良的储户、小有成就的老板转化为投机者。为了规避货币贬值,纵使是过往那些风险厌恶者都不得不走向投机之路。这只能进一步地造成各种泡沫,对短期收益的贪婪,只会让社会氛围更为浮躁喧嚣。
因而,央行应该拿出足够的诚意,弥补长达两年储户遭受的负利率损失。这就需要不断地上调存贷款利息。这一方面出于存款保值、结束资金廉价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银行利润的瘦身。在银行日子过于美好的时候,较受伤害的自然是实体企业。是时候了,与民少争利,扩大消费,经济转型才有可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