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茅台高管之反问:三公消费非得喝酒?
来源:红网
作者:
日期:2012-03-13
点击次数:176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林嘉騋提交了《关于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一石激起千层浪。继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答中国青年报记者问所提出的“政府采购茅台‘无可非议’论”后,在贵州茅台酒厂举行的“茅台成龙酒”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及茅台方面对“三公消费禁喝茅台”提案的看法时,茅台高管刘自力反应激烈,他反问记者:三公消费禁止喝茅台?那么我请问你,三公消费应该喝什么酒?(3月12日《京华时报》)
其实,茅台高管反应激烈的原因并不难理解。在人家茅台的新品发布会上,想得到人家对“禁喝茅台”的看法,无异于与虎谋皮。
不过,这名高管对记者“三公消费应该喝什么酒”的反问却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在他看来,这里有个预设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三公消费是必须喝酒的,并且,喝的还得是不一般的酒。要不然,茅台高管怎么会搬出省委书记的话来救驾——我们省委书记也说过了,如果三公消费不喝茅台,那么你去喝拉菲吗?我们都知道,拉菲比茅台更贵。循此逻辑,三公消费选择喝茅台而不是拉菲,不光符合节约性政府的理念,从更高的意义上来说,这还是支持民族品牌的爱国举措。
这让我想起,在学生时代听说的一个巧妙的营销技巧。一家生意红火的米粉店,不光粉买得好,而鸡蛋也销得快。有人问及店老板其成功的秘诀,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客人来吃粉,他只会问:是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而不会问客人:你加不加鸡蛋?同样是预设选项,在米粉店老板那里可以成为值得称道的营销手段,但到了茅台高管那里,却成了三公消费喝酒不选茅台就会是拉菲的文字游戏。
不妨抛开预设选项的思维陷阱来看问题。正如我们可以对粉店老板说“不加鸡蛋”,我们也完全可以将“三公消费喝什么酒”的伪问题放在一边,而理直气壮地问:三公消费一定要喝酒吗?诚如省委书记栗战书所言,不应该将茅台和三公消费必然联系,而禁止三公消费喝茅台,确实不一定能达到解决三公消费过高的问题的目的。但我们却可以将三公消费要不要喝茅台的问题转化成三公消费要不要喝酒的问题。
据3月11日媒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全国政府机关饮酒量总和是每年喝掉一个“西湖”。用数据来表示恐怕更令人触目惊心,那就是每年三公消费喝掉了近498.5万立方米的酒。如果假设喝掉的酒全都是茅台的话,所耗费的公帑将能购置多少辆校车,又能为多少贫困地区儿童提供免费午餐?
期待全国公务机关三公消费不喝酒一步到位地实现也许是不现实的,但是,“三公消费要不要喝酒”之问,却能帮助我们跳出“三公消费应该喝什么酒”的思维陷阱,来重新认识三公消费的问题。
微博上,有网友开设了一项有趣的投票话题:三公消费如果禁喝茅台,你向官员推荐喝什么?结果,其中三鹿奶粉的选项票数遥遥领先于茅台和拉菲等酒类。如此说来,网友头脑很清醒,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早说了,三公消费并不只有酒可以选择的,这不,还有三鹿奶粉呢!
[作者:黄果]
[编辑: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