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下乡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张瑜 郭玉姣
作者:
日期:2012-03-12
点击次数:482

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786家,其中村镇银行726家。图为山东寿光村镇银行
银监会曾计划在2009年至2011年间建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的目标为1027家。但银监会统计发现,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786家,其中村镇银行726家,目标未实现
如果问孙光伟,银行是什么,这位北京市怀柔区宰相庄的农民会说:“不就是存钱的地方吗!”
其实,孙光伟一直想跟银行产生些其他交集,比如贷款。孙光伟牵头组织了一个叫做“万众兴利”的奶牛养殖合作社,由于资金和场地限制,养殖规模一直难以突破500头,这让合作社投资的自动挤奶平台一直都“吃不饱”。
为借钱买牛,孙光伟常常在银行碰一鼻子灰回家。“那些大银行我都去过,不过人家要我拿抵押物,没有啊。”
孙光伟只能在亲戚朋友间筹措,着急时也借过“高利贷”,但都不是长久之计。直到2010年他发现“融兴村镇银行”。“我路过几次,都没进去,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后来看它在怀柔电视台打广告了,我才去试试看。”
一试还真成了。“挺方便,40万元几天就下来了。”没多久,全合作社的农民都在融兴村镇银行贷款,两年来合作社一共贷款120万元,奶牛数量也突破了1000头。
村镇银行是中国银监会2009年起开始力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一种。多年来,一些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基层分支机构的战略,使农民感到与银行越来越远,而“下乡”的村镇银行,正让农民重建对银行和金融服务的新印象。
陌生来客
2009年,张士益从哈尔滨南下来到北京郊区怀柔,奉命在当地拓展事业。寻觅良久,资金有限的张士益在街边找了个私人盖的两层小楼,把一楼门面租了下来。
2010年1月,这个门面挂上了“北京怀柔融兴村镇银行”招牌正式开业了,张士益任董事长兼行长。村民们议论纷纷,“他们说这是谁家开的私人银行啊,都不敢进来。”回忆当时的情形,张士益不禁苦笑。
原来,农民们不知道国家是不允许私人开银行的,这给了他很大的触动。“银行离农民太远了,我们一定得让他们体会到村镇银行就是来给农民服务的。”张士益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对这一点,李惠乾感触更深。作为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中国”)村镇银行业务常务总监,从2007年起,李惠乾完整经历了这个业务的开拓。
“大多数农民只认农信社,所以汇丰这家百年老店到了中国农村地区要从零开始。每到一个地方,让老百姓了解汇丰、对我们建立信任都要花费很长时间。”他告诉本刊记者。
汇丰是首家进入中国农村市场的外资银行,其第一家村镇银行于2007年12月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开设。
村镇银行是持有牌照的正规金融机构,这张“身份证”令它可以享受许多政策的支持和保护,但和大银行的分支机构不同的是,村镇银行是个独立法人,经营管理完全独立。
更重要的是,村镇银行对外资、境内企业及自然人等社会资本有了相当程度的开放。
根据中国对外资银行的管理规定,汇丰银行目前不能对中国居民个人开展人民币业务,因此较难扩张分支机构,但它在中国发起开设的村镇银行已经有12家,再加上6家下属支行,共18个网点。
在李惠乾看来,农村市场的未来潜力很大,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今天的村镇就是未来的城市,所以汇丰是着眼于长期战略提前布局。这些村镇银行将来很可能变成一个个分行。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农村一直是国家政策倾斜所在,对于外资银行来说,“下乡”比“进城”更容易。一些舆论认为,村镇银行于外资银行更有低成本抢占牌照、提前布局意义。目前,渣打银行、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东亚银行、澳洲联邦银行、韩国友利银行等外资机构,均在中国村镇银行领域布下棋子。
融兴村镇银行由哈尔滨银行出资9000万元、北京运通博世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合资成立,后者是一家民营企业。
“尽管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较大股东必须是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单一自然人持股比例、单一其他非银行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但村镇银行还是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对外资银行则基本没有限制。”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对《瞭望东方周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