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民营企业从震后“产业恢复”到“产业振兴”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12-03-12
点击次数:140
中新网成都3月11日电(周迪迪 安源)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四川省德阳市遭受重创成为地震重灾区,这里作为四川核心经济区,一大批企业被迫停工。民营企业是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4年的灾后重建,已实现从“产业恢复”到“产业振兴”的蜕变。
数据显示,2011年德阳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30.26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5.4%,比2010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据德阳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张志强介绍,地震以来,德阳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配套办法,民营经济得到跨越式发展。
在二重、东汽、东电“三大厂”的带动和辐射下,德阳全市1472家民营机械制造企业中仅为“三大厂”和川油宏华公司配套的民营企业达到526家,其中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企业达到339户,机械产业产值过千亿元,达到1018亿元,经济总量及效益增速加快。
位于德阳市旌阳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特变电工电缆公司作为东汽配套民营企业。“地震以前公司以生产普通电力电缆为主,收益较低,公司年收入为3.2个亿,一年利润就1000多万左右。在2008年的地震中,公司损失了6000多万元。”特变电工电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莫川邻告诉记者,地震后国内市场不好,利润也少。“针对以前市场分析情况,公司决定将产业结构由电力电缆向装备电缆调整。”
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恢复生产后,特变电工加强了技术创新,“转换了国内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我们生产产品的要替代进口,这样产业规模才上的来。”莫川邻说,公司作为东方汽轮机厂的配套企业,目前已完全取代了进口市场的份额,并远销澳大利亚、意大利以及东南亚等国家,2011年产值达到20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