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混战:华势突围
来源:《投资有道》
作者:
日期:2012-03-12
点击次数:218
华势面对的是一个混战格局。支付市场玩家各有背景,其中既包括各收单银行如工行、交行等,也包括银联旗下的银联商务,以及北京拉卡拉、上海杉德等公司。如何突出重围?
上海华势信息技术公司CEO梁健是一个比较淡定的人,创业4年来,只有两个时刻一度让他难掩内心的激动。第一次是2011年7月1日,这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日交易额达到了51亿人民币。而在平日,华势保持着日均25~30亿的交易资金量。
这份成绩单即便与支付宝相比也毫不逊色——去年11月,在“光棍节”的强势营销下,支付宝日交易额突破33亿,创历史新高。几乎同样的业绩,支付宝花费了7年,华势只用了不到4年。而且与支付宝庞大的覆盖面不同,华势主营线下收单(依靠POS机刷卡支付),只囊括了国内部分省市。
另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是获得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那一天。平日里异常冷静的梁健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他给每个员工打电话,告诉他们此事。支付牌照很可能为华势打开了一个新天地:进入一个规模数千亿、此前却开放有限的市场。
眼下,摆在梁健面前的是两个极佳的机遇。其一,拿到支付牌照后,华势得到银行卡收单业务的政策许可,可在POS机收款领域大步向前。据央行统计,2010年,中国POS机刷卡支付总额超过10万亿,较2009年增长了52%,为2005年整体交易总额的10倍。这无疑是华势孜孜以求的增长空间。
其二,华势正谋划调动来自各方的助推力量。2011年4月,华势取得A轮融资。投资方与海航集团关系密切。梁健尤为看重这一战略资源,有意积极推动其与海航旗下的各个业务板块产生联动。
“我们的目标是将自己的模式快速地复制到全国市场。”梁健说道。
上海华势信息技术公司CEO梁健
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南分行和海南银联。在银联期间,梁健建立了第一个手机支付平台,被业界称为“手机支付之父”。
定位:大客户
尽管第三方支付行业拥有庞大的市场,但参与的每家公司都必须有自身的清晰定位。
梁健毕业后加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分行,从工作第一天就开始参与当时央行在国内推行的“金卡工程”,负责海南市场的试点。之后又加盟海南银联,经历了整个银行卡产业的崛起。在银联期间,梁健建立了第一个手机支付平台,被业界公认为“手机支付之父”。某种程度上,其工作履历决定了华势的市场定位将与线下刷卡支付密不可分。
但银行卡支付是一个可以继续细分的市场。通过银行卡,顾客可以购物,还信用卡账单,支付水电煤等费用,商户则可以刷卡支付货款。各家公司都着力在不同领域细致耕耘,但也念念不忘他人的田地。
华势面对的是一个混战格局。市场玩家各有背景,其中既包括各收单银行如工行、交行等,也包括银联旗下的银联商务,以及北京拉卡拉、广东汉鑫、上海杉德等公司。在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101家公司中,拥有全国性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的公司占10%。
“总量并不多,但足以引起激烈的竞争态势。”利润较丰厚的大型商场、超市等多已被抢占,例如,主营信用卡还款业务的拉卡拉依托全国便利店体系实现了每月超2000万笔的刷卡支付业务量。
华势的定位是什么?梁健在探索公司发展路径时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在信用卡还款领域,创业较早的拉卡拉已经建立了渠道优势。截至去年12月,通过和一些大型便利店集团签约,拉卡拉的终端已经覆盖了全国95%的便利店。更为重要的是,拉卡拉的信用卡还款业务可以获得每笔2元的利润,“而华势去做,并无利润可言。”一位接近华势的业内人士透露。
梁健认为,华势的团队优势在于对银行卡支付的深刻理解。他将目光对准了大型批发市场和商户——这个市场用户数量众多、单笔交易额较大,亟需改善资金使用效率。“我们已经给近5万家商户内铺设了POS终端。其中包括红星美凯龙、自然美等知名品牌。”他透露。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