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被指减供 致液化气价上涨三成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 日期:2012-03-12 点击次数:146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桶油被指减少液化气供应导致供需矛盾加剧,引起液化气价格的迅速上涨。

      2月份以来,国内液化石油气价格持续冲高,尤其是在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截至3月9日,全国主流炼厂液化石油气价格每吨普遍上涨1500元左右,涨幅近30%。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液化石油气委员会秘书长熊伟认为,近期原油期货价格高企奠定了液化气成本走高的基本态势,但其上涨幅度明显大于原油的上涨幅度是不正常的。他介绍说,2008年国际油价147美元/桶的时候,液化石油气价格为960美元/吨。而今年国际油价在107美元/桶附近时,液化石油气丙烷期货价格达到1230美元/吨左右,国内液化石油气丙烷现货价格1285美元/吨,涨幅达到了56.9%。

  国际价格的快速上涨导致国际液化气冷冻货进口量连续三个月锐减,2月份进口量环比下降超100%。但“这对国内液化石油气供应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国内90%的液化气来自于三大石油公司的炼厂,在需求增加的情况下,炼厂检修的提前到来和它们对产品结构的调整是导致供应减少、价格不正常上涨的重要因素。”熊伟说。

  “受原油上涨和比往年检修提前的影响,今年涨势较去年提前了20天左右。”中宇资讯分析师吴国栋告诉记者。

  据悉,镇海炼化、安庆石化、茂名石化在内的地区主力炼厂皆在2月份进入检修,而随着3月份炼厂检修的增多,其开工率不到八成,液化石油气产量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从事液化气投资的刘冰指出,由于原油成本上升,炼厂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提升了利润相对丰厚的成品油产量,而降低了液化气的收率,引起国产液化气供应量进一步降低。而且,由于液化气深加工制成的化工产品附加值更高,更多的液化气被用于深加工,导致民用液化气实际供应量减少。

  “上游供应的不足,引发了下游经营企业的恐慌情绪,争相抢购,也是推动液化气行情快速上涨的原因。”熊伟称。

  吴国栋也认为,尽管国际价格高涨,但只是作为影响因素,主导的还是炼厂。“这次涨价也是多方位造成的,原油、进口、检修、年后需求回升,国内油价上调等都有影响,而涨价过快或是跌价过快都是有一定炒作在里面的。”

  对于液化气价格后期走势,吴国栋预测如果成品油不调的话,液化气价还是盘整的,会呈现震荡中缓慢走跌;近期如果成品油调价的话,将会有一波上涨。而进入3月下旬,基本上就是走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