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企50强发布:金科名列第一名黄红云:静行突破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日期:2012-03-12 点击次数:172

龙年初始,金科黄红云可谓双喜临门。2月28日,重庆市政府组织评选的2010~2011年度重庆民营企业50强正式发布,金科地产名列第一。3月初,重庆金科集团董事长黄红云,以11亿美元财富上榜《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赢得这些荣誉殊为不易,尤其是民营企业50强榜单的评选,是由企业申报,经区县中小企业局考察审核推荐、重庆市中小企业局复查后,较终由重庆市非公经济领导小组会审确定。入选企业由市政府授予“重庆市民营企业50强”称号,颁发荣誉奖牌,并按国家及重庆市有关优惠政策的上限扶持企业发展。

据重庆市中小企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榜单并不单纯看单项指标,而是根据企业的营业收入、解决就业、利润状况、纳税情况以及资产总额等方面指标进行综合考评。因此今年重庆民企50强榜单排名变化非常明显,去年名列前茅的龙湖等企业因种种原因未能上榜,而去年的第一名宗申今年排名第四,较终今年排在前两名的企业分别为金科地产和力帆控股,这说明这个榜单的竞争相当激烈。

3月1日,金科股份董事长黄红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承,此次名列重庆民企50强榜首,金科用了15年。金科成立于重庆直辖的第二年,几乎与重庆的发展同步,都是15年的历史,而这15年,正是重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15年。黄红云认为,金科的成长正是抓住重庆崛起的历史性机会,正确实施企业发展战略,让企业的发展与重庆共同成长的结果。

抓住大时代

2012年是重庆直辖15周年,近几年在本届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重庆更是以“唱红打黑”和民生导向、强调共同富裕的“重庆探索”蜚声海内外。2011年,重庆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历史性跨越,首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11.13亿元,同比增长16.4%,经济增速跃居全国第一。

重庆市中小企业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入选的民营企业50强年营业收入1513.56亿元,户均达30.27亿元,比上届平均增长42%。50强民企中,营业收入上100亿元的企业达到5户,营业收入较高的企业,由上届的133亿元提高到182亿元;营业收入较低入围门槛由上年的3.2亿元提高到6.4亿元,翻了一番。资产总额上百亿元的民营企业实现“零”突破,达4户。

正如黄红云所说,民营企业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取得良好成绩,得益于直辖重庆提供的良好环境和重庆市政府搭建的良好平台。

展示大责任

从重庆第三方调研机构得到的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金科在重庆区域的销售金额并非较高,但销售面积和销售套数却名列第一,由此看出,金科在民生地产所做出的努力显而易见。黄红云也多次强调“房地产民生,开发商责任”,在金科的战略调整过程中,产品结构调整早就有着鲜明的民生导向。根据黄红云的介绍,金科的产品战略可以概括为“7030战略”,即70%的民生产品和30%的改善型需求产品。

金科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把坚持企业社会责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评选活动中,金科的社会责任感排名列全国前三。2010年秋,金科启动“金科红太阳”行动,包括金科曙光计划、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孤寡老人等系列活动。2012年春节前夕,“金科红太阳”行动再次捐款800万元,用于特困家庭、孤残儿童的捐助以及教育事业等。自创立至今,金科各类慈善捐款额已逾1.4亿元。

金科的责任感也体现在纳税方面,“财富巨人、纳税侏儒”一直是拷问民营企业较严峻的问题,金科在纳税方面,一直体现了开发商应有的责任。在2004年~2009年,金科纳税增加4倍,年平均增长45%。2010年,金科集团纳税额突破13.5亿元,居重庆市民营企业纳税第二名。去年,金科纳税突破16.2亿元,这个数字与金科8年前的销售额几乎相当。用黄红云的话来讲,就是“我们要用良心挣钱,用爱心回馈社会,要做诚实守信的人,做有责任的人,要做有责任的企业”。

深耕大重庆

“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不论金科的实力发展得如何强大,金科永远将以重庆为大本营,深耕大重庆。”黄红云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再次强调了在金科的核心战略中,重庆大本营的重要地位。

在金科全国布局的“622”战略当中,金科把以重庆为中心的中西部的投入比重提高到60%,而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则分别占20%。据介绍,从创立到如今的15年里,金科从第一个大社区金科花园的打造,到天湖大社区、西城大社区……再到如今永川、开县、璧山大社区相继浮出水面。15年间,金科已为重庆居民打造了10个金科大社区,业主达到30多万人。而随着“3010战略”的启动,金科更将在10年间,完成大重庆30个区县的布局。

事实上,在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背景下,金科深耕重庆的战略,也正是其在行业寒冬的背景下实现快速发展的一招妙棋,在一线城市因严厉的调控而进入寒冬的时候,三四线城市的广阔市场确保了金科业绩的快速增长。

建立标准化模块,打造微观竞争力

当问到金科快速发展的基石是什么的时候,金科集团副总裁李战洪认为是金科建立的一整套现代企业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正因为黄红云具备“财散人聚”的企业胸怀,才有了金科目前一群稳定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从而突破了家族企业的桎梏,奠定了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石。

2011年,金科成功上市,给予普通员工原始股,让其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除了在激励政策上下工夫,与重庆本土众多的民营企业家不同,黄红云用其特有的魄力,向外界传递着“经理人向前,家族靠后”的管理理念。“从6年前开始,金科就已经开始全面启动职业经理人制度。”金科总裁蒋思海说,金科早已建立起与上市公司相符的管理制度。“金科的用人制度,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计,公司的岗位根据其能力设计,与其出身和身份并无关系。”金科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之下腾挪自如,业绩快速增长,到底有哪些经验?

对此,黄红云这样介绍:

第一,我们在确保盈利的情况下,降低成本,但不降品质。去年金科股份进行商业优化,共节约了2000万元,而今年的目标将从管理、营销、融资成本和工程成本等方面节约;第二,在拿地方面,从去年开始下决心,凡是难以形成利润的地块,一寸都不拿;第三,在设计上做文章,优化住宅结构空间;第四,进行产品类型的优化,如某些项目商业价值会比住宅价值高,因此会调整商业和住宅的比例,在价值提高成本降低的情况下,即使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仍有利润可得。我们实行“7030”的民生产品战略,民生产品不仅仅意味着价低,而且说明我们早已具备了在严格控制成本之下打造高品质房子的能力。

金科在产品打造能力和企业管理上实现的标准化和制度化运作也是金科得以成功的基石。正如金科执行总裁喻林强介绍,金科已经实施了近三年的标准化模块作业,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深耕住宅地产之外,金科产业链上的多元化战略也正在启动。黄红云说,金科正在全国范围内搭建商业地产的框架,“金科将以住宅为主,商业、旅游、文化地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