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精神”到底该有哪些特质?

来源:红网 作者: 日期:2012-02-07 点击次数:178

此次“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火热进行中,无论是专家,还是广大的民众,都从自身的认知角度发表心中的“湖南精神”。那么,“湖南精神”到底又该有哪些特质?笔者以为,敢、爱、争、先,这四字或可代表“湖南精神”四个方面的特质。

湖南精神“敢”字当头,彰显湖南较大的精神个性。“敢”字包含有“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敢于拼命”等多层含义。从屈原、贾谊到王船山、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杨度、谭嗣同、宋教仁、黄兴、蔡锷等,再到毛泽东、彭德怀、胡耀邦、朱镕基等,再到袁隆平、黄伯云、梁稳根等湖南名人,哪一个不是“敢”字当头?勤劳勇敢的湖南人红通通的辣椒一吃,就有股子特殊的蛮劲狠劲耐劲,敢扎硬寨、敢于牺牲。“敢”字为湖南争得了太多的光荣与梦想。

湖南精神“爱”意深刻,彰显湖南独特的精神内涵。为什么湖南人那么出奇的勇敢,深挖其中,确实“爱”意无限。“爱”字包含有“爱国”、“爱家”、“爱民”等多层含义。无论是古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还是现代“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毛泽东;无论是在异国他乡为大爱献身的陈天华、罗盛教、毛岸英等,还是爱民书记郑培民,还是中国男孩洪战辉、中国女孩文花枝等,其家国情怀、友爱之情跃然纸上,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湖南精神力“争”上游,彰显湖南独特的精神状态。因为有“真爱”之意和“勇敢”之气,包含有只争朝夕、百家争鸣、力争上游等多层含义的“争”字较能描绘湖南人的精神状态了。近代以来,为了救国救亡,湖南人的斗争意识强烈、革命精神卓越,举世皆知湖南善于革命斗争。在今天,胸怀天下、和谐共赢、开放包容的新一代湖南人,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演绎得生动大气,在政治科技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崭露头角,为世界所瞩目。

湖南精神价值为“先”,彰显湖南人独特的精神追求。“爱”了,“敢”了,也“争”了,较后是包含有先忧后乐、身先士卒、奋勇当先等多层含义的“先”字较能描绘湖南人的精神价值了。蔡元培说:“湖南人性质沉毅,守旧固然守得很凶,趋新也趋得很急。湖南人敢负责任。”从“睁眼看世界”的魏源、开启“洋务运动”的曾国藩,再到“变法以死警醒国人”的谭嗣同、“搞流血民主革命”的黄兴、宋教任等,再到“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毛泽东等一批湘籍共产党人,都几乎都是一群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经世致用、创新图强、坚韧卓越的擎天栋梁。今天,省委提出文化强省,要走在文化强国的先进行列,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贡献力量,根本要求的也是“争先”二字。

“敢爱争先”的湖南精神,从内容而言,既包含了历史湖南“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核,又充分展现了当代湖南人继承湖湘文化优统的当代风貌,还塑造了未来湖南虽处中部,不甘落后,在思想和行为上走在中国乃至世界前列的果敢形象。“敢爱争先”这四字,不仅仅体现出“湖南精神”的特质,并且从形式而言,一是字数少,前面“敢爱”两字可以组合反应湖南人的独特个性和湖南精神的内涵,后面“争先”两字可以反应湖南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价值追求。四个字连读,字面意思连贯、易于理解;二是言简意广、通俗易懂、准确生动;三是好记好用,朗朗上口、易于推广。

(本文作者系全国青联委员、湖南省社科联研究员)

[作者:汤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