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减26--欧盟财政协定的未来命运?

来源:财新网 | 作者:财新网 | 日期:2012-02-07 点击次数:154

  【财新网】(专栏作家 杰拉奇) 不久前,欧盟又签署了一份新协定,旨在确保27个成员国之间的财政秩序。该新闻被认为标志着欧洲解决目前问题的重要一步,因此照例受到了欧洲统一的支持者们欢迎。

   对中国来说,一些学者持以下观点:欧洲需要依靠自己解决它自身的问题;无论如何,中国经济对于出口的依赖性正在迅速降低——今年可能会出现贸易逆差的局面——因此,欧洲方面的需求萎缩将不会对中国的GDP增长产生显著影响。

   在笔者看来,以上两种观点恐怕都显得过于乐观。这里先讨论欧洲的情况。

   这份于1月30日签署的新协定仅仅是对于去年12月讨论达成的统一意见的跟进。在那次会议上,英国决定不签署该协定。然而,欧盟乐观主义者把它看做一种胜利,欧盟总统巴罗佐则强调说:“这份协定应属于二十七个成员国,但现在少一个”。

   在近期会议中,捷克共和国总理内恰斯决定,继英国之后,也不签署该协定。因此现在是“二十七减二”。

   新协定预计将在3月签署。然而,正在竞选法国总统的萨科奇考虑到将在四月份举行的选举,称法国只有在新总统——萨科奇本人或者是他的对手奥朗德——被选举出来之后才能通过该协定。鉴于奥朗德先生并不支持现订条约中的条款,因此形势可能成为“二十七减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倘若连法国都转变为一位怀疑的支持者,则整个条约将可能彻底失败。

   欧盟会议之前,德国曾建议希腊全盘放弃对其财政政策的控制,将利息支付作为首要考量,置于其他款项之前。换言之,希腊的国家财政将被欧盟接管;这项措施是典型的企业运作的方法:债权方借贷给濒临破产的公司,同时需要担保;当担保无法兑现时,债权方可接管该公司。德国总理默克尔一定认为这些概念同样可用于国家层面。

   幸运的是,当希腊人民准备从尘埃满布的匣子里取出那些被久久遗忘的反德意志、反纳粹、反战的标语时,她主动撤回了这项提议。如果希腊人民真的可以自己决定,那么这份欧盟协定将是“二十七减四”的局面,但目前来看,民主在希腊已成空中楼阁,政府全权代表它的人民作出决定。

   再看另一个民主国家意大利,但它的政府并非来自于选举。在一个伟大的开始之后,新的总理蒙蒂开始向政治、大众的压力妥协;过去的一些紧缩政策逐渐被否决或者降低效力。经济学者往往指出,尽管意大利拥有庞大的政府债务(约为GDP的125%,债务数量仅次于希腊、葡萄牙、爱尔兰,但比法国、西班牙大),但它有相对较低的私人与企业债务(分别约为GDP的45%、80%),所以它的债务总和(约为GDP的250%)几乎恰好与法国相等,目前数字也略小于西班牙。

   换言之,乐观主义经济学者声称意大利的债务处境并不是那么糟糕,但并未提到,用纳税人的钱弥补政府债务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我们知道希腊人民是如何反应的——作为一名意大利人,笔者明确表示,意大利人是不会接受他们的钱被用来支付政府债务的,尤其是当他们认为这些巨额债务是来自于多年来失败的政府运作、广泛的贪腐行为,以及少数精英者榨取个人利益。走向街头的人们正在开始发出他们的声音。很快,将会出现“二十七减五”的局面,从那时起,我们就不需要做过多的分析便可猜测博弈的结果会怎样。

   直到现在,如我在过去的文章里讨论过的,欧洲战争的烟尘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而彼此之间竞争主要表现在足球赛场上。然后,这种竞争正逐渐蔓延到经济层面。

   现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交杂着政治、哲学与对于国家主权阐释的危险世界中。为了避免误解,笔者希望明确自己作为欧洲与欧盟的支持者,但笔者仍然能清晰地看到现行的通用货币——欧元——正在出现分裂问题。

   作为一个经济学者,我希望2012年可以见到至少一个国家脱离欧元。根据博弈论,理性的玩家不断预期对手的下一步行动,如此循环,所以平衡点常常可以即时确定。在政治中,并非像经济领域理性且利益较大化,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笔者肯定,那些政治家们(尤其是德国的)能够试着观瞻未来(“二十七减二十六”),将他们的“权势狂”暂时抛开,阐明前景并迅速打开一条重新通向欧洲的国家货币的道路。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