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价改革“择机”实施

来源:大众证券报 作者: 日期:2012-03-12 点击次数:118

  本报讯 据息旺能源数据显示,3月8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油价22个工作日加权平均变化率已达9.24%,已超过我国现行成品油调价标准5.24%,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或将开启,同时,成品油改革方案已上报国务院的消息,更是让外界充满对改革推出的期待。

  “上调油价可能性较大,但成品油定价改革或许不会紧随出台。”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对《大众证券报》记者表示,时下正值“两会”,且调价间隔不长,因此调价期限会适当延后;今年通胀目标将控制在4%,油价与国际接轨弥补差价将超过千元,短期内推出势必会把稍有回落CPI再次推起,且IPE布油已达125美元/桶,与方案中130美元的调整限价接近,推出过快意义不大,较终还是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由管理层“择机”推出。

  “成品油定价改革是建立在‘易涨难跌’的背景之下,化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东吴证券(601555)高级研究员戴欢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石油实行全球定价,以发达国家为主,但他们多偏向服务业,而今新兴国家成为石油的消耗大户,工业生产普遍存在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现象,如长此以往不解决,将有悖于“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因此资源定价改革势在必行,但这不一定就单指油价改革。

  “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主要指水、电、气等与民生关系重大的产品价格改革,油价并非首位。”西南证券(600369)研究所所长王剑辉对记者表示,今年的GDP增速放缓至7.5%,这意味着经济增长不但要重速度还要重质量,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PI在4%左右的可控范围内,改善民生将取代控制物价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这也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精神一致,当然,资源价格调整不能一拥而上,否则会对近年来的调控成果有影响,油价改革更多只是涉及消费层面,放在首位考虑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