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大局中提高了履职能力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
日期:2012-03-12
点击次数:114
3月11日下午,较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代表较高人民检察院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报告工作,赢得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热烈的掌声。代表委员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不断创新检察实践,在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在履职能力上有了新提高。
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扎实
“‘进一步完善落实服务大局的措施’,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但其背后却有着丰富的内容。”安徽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朱勇代表指着报告告诉记者。
“这些措施,具体体现在检察机关履行批捕、起诉职能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体现在加大力度打击严重经济犯罪中,也体现在对执法办案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的不懈追求里。我对一年来的检察工作很满意,完全赞同这个报告。”
和朱勇代表一样,许多代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一年来,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扎实,检察工作呈现出新的生动局面。
服务大局,稳定为先。高检院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依法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908756人,提起公诉1201032人,突出打击危害国家安全、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积极参与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和专项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安徽蚌埠,非法传销活动一度十分猖獗,百姓怨恨、党委政府头痛。“检察机关联合工商等部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非法传销专项活动,有力震慑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稳定,净化了投资和旅游环境,将我们打造‘好客之城’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蚌埠市市委书记陈启涛代表说。
服务大局,发展为要。高检院工作报告指出,去年检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6870人。
王刚代表是中国新材料基地骨干企业金晶集团的董事长,他对检察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法律保障的做法十分赞赏。“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我国企业必须加强自主研发和成果转化,这有赖于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对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的营造。检察机关的努力,为我们企业增添了发展的信心。”王刚代表高兴地说。
服务大局,改革为重。代表委员们认为,2011年检察机关依法慎重对待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做到打击与保护并重,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举,实现了执法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创新工作实践,推动科学发展
2011年,检察机关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立足检察职能,开展了一系列检察创新实践,在锻炼了法律监督能力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代表委员们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去年检察工作的一大亮点。”湖北省天门市市委书记张爱国代表告诉记者,高检院工作报告中提到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更加注重惩防并举”,他十分赞同。“超前地、较大限度地防范职务犯罪发生,对国家对个人都善莫大焉。”
报告同时指出,去年检察机关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1872个检察院向党委、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交了本地区职务犯罪发案态势和预防对策的综合报告。“这说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从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受益。”
全国劳动模范、山东新汶实业公司总经理牛宝伟代表则更加关注检察机关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认为此举可以有效净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前不久我非常高兴地听说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有了这层保障,今后我们参与外地项目竞争时,心里更踏实了。”
近年来,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煤矿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报告中说,去年检察机关积极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深挖严查事故背后渎职犯罪,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7355件10585人,其中重特大案件3667件。检察机关还举办惩防渎职侵权犯罪大型展览全国巡展,216万名国家工作人员参观了展览。
“渎职侵权犯罪祸国殃民。我注意到,去年检察机关查办这类犯罪人数和重特大案件数均有上升,说明了反渎力度的加大,这是对人民群众呼声的有力回应。”安徽省粮食局副局长刘惠代表说。她告诉记者,去年她们局机关全体干部参观了惩防渎职侵权犯罪巡展,“展览生动、深刻,让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思想震动。”
在接受采访中,代表委员们还对报告中提及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检调对接、社区矫正、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以及未成年人检察等一系列检察机关的创新实践,给予了一致的肯定,认为这些工作有力地化解了社会矛盾、创新了社会管理、促进了经济发展。
坚持“三个强化”,迈出坚实步伐
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这“三个强化”是近年来确立的检察工作总要求。代表委员们认为,去年检察机关按照这一总要求,朝着“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高检院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567件44506人,其中查办贪污贿赂大案18464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524人,包括厅局级198人、省部级7人。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很‘给力’!”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画家王为政代表说。
法律监督的“给力”,还表现为越来越敢碰“硬”。朱勇代表告诉记者,去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开展了查办司法不公背后职务犯罪专项行动,将一批徇私枉法的司法人员绳之以法。“法律监督动真格、敢碰‘硬’,群众真心欢迎拥护。”
立案、侦查、审判、刑罚执行和监管……围绕诉讼活动的各个环节,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代表注意到,报告中提到去年检察机关完善民行法律监督工作机制,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她认为这些做法迎合了市场经济需要和民生诉求,值得称道。
如果说强化法律监督是立身之本,强化自身监督就是发展之基。报告指出,2011年检察机关不断完善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公正廉洁执法。这赢得了代表委员们的充分肯定。
2011年11月30日,较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第三次“检察开放日”活动,首次邀请28名港澳人士代表参加。澳门力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笑云代表认为,这一活动充分显示了较高检察机关的开放心态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意识。
去年,较高人民检察院正式成立了一个新的内设机构——案件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案件流程、质量和统计信息等集中管理。山东省琴岛律师事务所主任杨伟程代表表示,“这是检察机关‘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在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位置’上的重要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在“三个强化”中,强化队伍建设是根本。福州格致中学党委副书记郑捷代表注意到,去年检察机关把队伍建设的眼光更多地投向了基层,特别是利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听取和审议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情况报告的契机,不断提高基层检察队伍素质和公正廉洁执法水平,可谓“找准了点、把准了脉”。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检察先进人物从基层和检察工作一线涌现出来。李彬、吴群、郑喜兰、李宪中、马俊欣……对报告中提到的这些名字,一些代表委员如数家珍。正如陈启涛代表所言,这些检察先进人物体现着检察队伍建设的成果,凝聚着检察工作的精气神,也向社会各界展示了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本报北京3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