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档案全国联网:提高廉洁竞争力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 日期:2012-03-12 点击次数:122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全国联网,将更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贿赂等职务犯罪发生,这比以前又进了一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行政法学会副会长杨海坤说。

3月11日下午,曹建明检察长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时透露,2011年,检察机关实现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全国联网,向社会提供查询68万余次。

“没有行贿犯罪记录已经成为招标方对投标方的一项基本要求。如今,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已由‘被动等待查询’变为‘主动上门查询’。”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倪慧芳说。

两会期间,“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全国联网”引起了诸多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

“黑名单”全国联网,行贿者无处遁形

2月16日,高检院举行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全国联网开通仪式,2月28日,高检院就首次受理了涉及建设领域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经查询200余家企业名单,发现3家企业存在单位行贿犯罪记录,2人存在个人行贿犯罪记录。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说:“给那些有过行贿记录的人戴上‘紧箍咒’,有利于遏制行贿和受贿行为,预防职务犯罪。”

在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法制办原副主任张穹看来,“这种技术预防加制度预防的举措,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场竞争公平公正和市场秩序规范。”

“我非常赞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局原局长金大鹏肯定地表示,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全国联网是治理医疗领域腐败现象的一个创新举措,有助于提升医生形象,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

提高企业廉洁竞争力,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3月5日,江苏省常州市高新区检察院受理了8起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申请,一家绿化公司老总恽某拿到查询结果告知函后,深有感触地说:“有些重大项目除要求投标公司无行贿记录外,还要求项目经理和法定代表人提供无行贿记录,真是越来越严格了。”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兆麟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德立表示,市场需要这样的“严格”,“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以限制进入市场的方式,有利于促进人们守法、守德,有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据了解,检察机关从2006年正式接受社会查询以来,共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39万次,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经查询有行贿犯罪记录的1983家单位和3075名个人进行了处置。这些处置主要包括限制准入、取消投标资格、降低信誉分或资质等级、中止业务等。

此外,代表委员们都比较认同的是,除对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的行贿者应当永久纳入“黑名单”外,较好不要让行贿者“一失足成千古恨”,应该根据过往行贿情节的轻重,对行贿记录的“封存”时间作出明确规定。

多措并举,保障查询函的刚性约束力

近几年,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迅速发展,查询数量猛增。201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查询63万余次,被处置单位533家、个人887名。

如何保障查询函的刚性约束力?如何进一步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代表委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赵林中代表关心保密工作,他说:“行贿犯罪档案实现全国联网后,可以查询的人及查询范围更广了,要确保档案真正用于查询有关投标资质,以防数据泄漏,被有不良企图的人利用。”

张穹、杨海坤、吴德立等委员则提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或制度,将查询结果列为企业中标的必要条件,使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在运行过程中更有力度、更见效果。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