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投资软环境 巴中软建办亮剑
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
日期:2012-03-12
点击次数:118
近日,巴中市政务服务大厅,30名巴中市投资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软建办)工作人员举起右手,面向现场群众、商会代表、特邀市“两代表一委员”和市纪委监察局领导庄严宣誓,同时这也是巴中软建办第一次面向群众公开亮相。巴中劈开山门招商,迎来了大批客商考察投资,治理投资软环境,是为了让客商放心投资。
巴中软建办采取不护短、不遮丑的观点,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不力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通过这次亮剑行动,巴中38个市级行政审批职能部门仅保留了行政审批项目126项,是全省市级保留审批事项较少的市,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优化了发展环境,为打造西部一流投资热土和创业乐园打下坚实基础。
方向 直指投资软环境
人员公开亮相、职能职责公开宣布、服务卡公开发放,“三公开”揭开了软建办的神秘面纱。
去年底,巴中软建办开展一次集中督查,巴中一名正县级干部被免职。还有100余名干部因上班迟到早退或上班不在状态等因素被通报全市。
软建办在哪里?软建办干什么?一时之间,软建办让群众拍手称好,同时让人有些神秘。
“大爷,这是我们软建办的服务卡,上面有我们的电话、邮箱地址和办公地址,你办事情如果遇到刁难,请向我们投诉。”2月22日,退休干部张思贵一走进政务大厅,工作人员面带微笑递给他一张卡片,张大爷对现在的服务大厅的服务满意微笑。
据悉,巴中市早在去年6月就成立了投资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李刚亲自担任组长,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罗冬灵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纪委。市政协委员郭之裕说:“软建办是市委为治理投资软环境精心磨制的一柄利剑。”
“市、县(区)纪委、监察局和软建办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敢于用自己的‘剑’斩自己的‘柄’,不遮丑、不护短。”就软建办的职能和职责,该办主任雷超向记者解释,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不力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据了解,去年以来,巴中市委把投资软环境建设作为事关发展成败的战略任务来对待、作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培育,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规定》、《巴中市损害投资软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执行力的规定》等红头文件,着力把巴中打造成“西部一流的投资热土和创业乐园”。
行动 市县联动 现场大接访
精心磨剑之后,就是集体亮剑,由纪委书记现场接访,对于企业或者老百姓的投诉实行现场解决或者答复。
巴州区的熊伟听说软建办在政务中心搞现场接访活动,连忙拦出租车来到现场,投诉巴州区区房管局,理由是因房产边界产权纠纷找房管局解决问题,不满意房管局之前对他的回复。巴州区纪委书记热情地接待了他,决定由巴州区信访局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情进行深入调查处理,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巴州区软建办回复。“这下好了,相信我的事情会很快解决的。”熊伟对软建办现场接访颇为满意。这是巴中市软建办“倾心为党执纪,服务发展要务;倾情为民服务,维护民生民利”大接访活动中的一个小故事。
“由市纪委书记亲自到政务大厅现场接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解决群众办事难,这在巴中是第一次。”特邀代表巴中市温州商会会长宋圣友说,“巴中市委高度重视发展软环境,真心为我们企业服务,选择在巴中投资,我们更有信心。”
接访活动采取市县(区)统一行动,上下协调联动,群众部门互动的方式举行。针对来访群众张英云反映的“个别部门办事效率低、工作相互推诿的情况”,正在接访的巴中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罗冬灵说,“对任何有损发展软环境的人和事,都要坚决查处,绝不含糊。”
据了解,在3天时间集中大接访中,巴中市县(区)软建办共现场接访323起428人次,现场解决65件,转办258件,同时发放资料3200余份,接受咨询218人次。
目的 打造西部一流投资热土
去年底以来,巴中市软建办就通过明查暗访,向损害发展软环境的“吃、拿、卡、要”现象和不作为、慢作为等“中梗阻”现象亮剑。“软建办成立后,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作风大大改进,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市人大代表蒲光荣对软建办的工作非常肯定。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发展环境,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市软建办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抓手,在软建办宣誓后同期组织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窗口部门“一把手”现场宣誓:“严格遵循四川省政务服务质量规范,逗硬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审批事项较少、工作流程较短、办事效率较高……”并要求市县(区)重要窗口部门“一把手”在报纸和电视上公开向社会公众承诺。
“我们要畅通诉求渠道,发动群众监督,督促政务服务窗口和部门负责人落实软环境建设承诺。”市软建办负责人表示,虽然巴中市级38个行政审批职能部门仅保留了行政审批项目126项,是全省市级保留审批事项较少的市,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打造西部一流投资热土和创业乐园,还需要下真功、下深水、出狠招。
罗鸣钟 实习记者 向明 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