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搬迁不是简单挪个窝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
日期:2012-03-12
点击次数:108
汉中有85.25万农村人口居住在高山区、灾害多发区、生态保护区,这些人都要在2011-2020这十年内搬出来。
拿去年的数据说话:2011年省上给汉中市下达的搬迁任务是2.2万户8.8万人,实际完成集中安置点274个,24767户88195人,完成任务户数占任务数112.5%,超额完成任务。
“十二五”期间是移民搬迁的攻坚阶段,这期间将完成13.32万户46.17万的转移,占到搬迁总人口的55%。
汉中特色的移民搬迁
在记者曾经的采访对象中,不乏住在深山中想搬迁但却被钱绊住脚的群众。省上也看到了群众这些困难,出台了《陕西省移民搬迁安置税费优惠政策》13条,整个文件里出现较多的词莫过于“免征、免收”等。
这么大规模的人群搬迁,生活问题是所有问题的中心,汉中有几种模式值得推广。
特困户对于搬迁较担心,西乡县桑园镇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将一所废弃的教室加以改造,修成每间50平米的房屋,特困户不用缴纳任何费用,直接拎包入住。
洋县溢水镇整体购买原23公司三栋家属楼,80平米房子96套,对灯油、牟家两个偏远山村进行整体搬迁,并由另一家公司对原村6万亩林地以每亩每年8元的价格进行整体流转,公司又返聘搬迁人员务工,解决搬迁后群众后续生活、发展问题。
汉台区两个镇制定了“3331”移民增收办法:即30%通过安置区内的商铺就地解决就业;30%通过原居住地产业解决就业;30%通过劳动技能培训后外出打工解决就业;10%在本地企业就业。
搬迁思路更加人性化
记者在汉中当地采访时,采访对象家里因某些遭遇异常困难,他家的房子修建于汶川地震前,地震后县上把他家也算进了移民搬迁户范围,为他家争取到了一万多块的补偿款。但这种方法也出现了些问题,某些基层领导就将原住户报为重建户从中谋取利益。
于是现在启用了一卡通,群众搬迁补偿款直接发到存折上,减少中转环节。
就业上,也优先解决搬迁群众子女就业问题,围绕安置地资源和条件,加大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和产业扶持,让他们有能力发展致富,不强制搬迁,而是让他们“乐于搬迁”。
文/图吴铎本报记者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