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义务植树造林3000余亩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 日期:2012-03-12 点击次数:118

20年前,他放弃退休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毅然留在深山之中义务植树造林。20年后,昔日裸露的山体及河畔已经被茂密的树林遮掩,岁月染绿了大山,却染白了他的头发。这时,许多人感慨地说,没有他,就没有这里的青山绿水。他叫冯来娃,一位76岁的老人,一个与大山相伴20年、植树造林3000余亩的当代植树“愚公”。

宝鸡冯家山水库白水河畔,一顶已褪掉颜色的帆布帐篷在大山之间,显得很是惹眼。这便是冯来娃的家,而这个家是他第8次搭建的。

他经常是树植在什么地方,就住在什么地方。

在帐篷不远处便是冯家山水库。沿着水库看去,茂密的树林一眼看不到边。这些便是他20年的成就。

一个人生活在没有电、没有电视信号的山沟里,与他相伴的,只有一顶帐篷和一只狼狗和四周3000多亩树木。1992年,冯来娃从冯家山水库枢纽管理处退休,本来可以带着退休金,回到老家安享晚年,可是回家半年后,他不顾儿女的反对,一个人毅然地来到水库边上,搭起一顶帐篷,一边守护水库,一边开荒种树。

“当时,孩子都反对我,好几天都不和我说话,还发动亲戚劝我,都没有劝成。”老冯说,植树造林是他较大的梦想,谁也改变不了。

在水库边植树,由于地势的原因,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一把铁锨、一个镐头、一床被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植树前,先要把地上的杂草清除,不然影响树苗长势。然后挖好坑,一棵一棵的栽好。”然而,在水库边和四周的山体上植树,谈何容易。地势复杂不易操作不说,仅是满地的石头便让老冯吃尽了苦头。“都废了尽100把铁锨和镐头了。”

直到四年前,宝汉高速公路的一个项目部扎在了白水河岸边,老冯借此搭起了帆布帐篷,老伴也来到了他的身边,生活才算安定了下来。

住在山坡时,冯来娃住的庵棚基本没有人来过。当问到是否感到孤独寂寞时,冯来娃说,再寂寞也习惯了。“我这里没有电视,但是有个收音机,每天晚上都听中央和陕西的新闻,听完才睡觉。”说完呵呵地笑了起来。

看着周围的山慢慢绿起来,而冯来娃的退休金却没有积累下。根据他的计算,20年间的全部花费有4万多元。

“植树可以净化空气,可以防止水库滑坡,好处真的不少。我就是还有一口气,也要把植树造林绿化荒坡的路走到底!”看着成片的树木,冯来娃语气坚定地说:“我较大的心愿就是看着水库边上的树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像卫兵一样守护着这片水土。”本报记者董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