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共议金融理财热点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日期:2012-03-11
点击次数:116
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在关注国计民生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百姓理财。养老问题、资产保值、贷款证券化、国际板推出等成为关注的热点。
吴焰委员:
联合推进“税延”养老险试点
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已引起各方关注,如何实现养老保障自然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人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吴焰在近日召开的“两会”上提出《关于加快推进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提案》。
目前,我国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险试点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应加快启动和推进试点,充分利用保险机制服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妥善应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由国家财政部门出台专门文件或适时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对于个人购买养老保险的保费支出,明确允许其从本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待获得保险金给付时再列入当时的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个人所得税,即实行个人所得税递延制度。企业年金个人缴费部分也应适时参照此政策办理,进一步完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投保职工团体寿险和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的企业,应明确允许其保费支出作为营业费用在税前扣除。同时,吴焰还在提案中表示,加快保险业税制改革进程,扩大养老保险税收优惠覆盖范围。明确对保险公司开展的长期返还本利的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和健康保险一律免征营业税。
谢卫委员、朱玉辰代表:
重视居民金融资产保值增值
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卫表示,当前我国居民金融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品种和渠道单一,储蓄存款比例明显偏高。“居民的钱放在银行里,利率跑不过物价指数;放到资本市场里,股票和基金受市场波动影响比较大,投资风险偏高。居民金融资产找不到合适的篮子放,说明当前可供居民选择的金融产品太少。”谢卫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认为,当前应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居民储蓄存款收益。从趋势上看,利率的市场化既是居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银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参与证券类投资是帮助居民金融资产实现升值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有“重融资、轻投资”的倾向。
杨凯生委员:
应允许贷款证券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杨凯生建议:应积极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同时允许银行贷款证券化。
当前实体经济运行中,尤其是小微企业生产中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融资困难,都希望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银行也感到压力很大,难以满足企业的一些需求。
杨凯生指出,造成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金融市场创新不够,企业的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李剑阁委员:
加快推出国际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今年再度在提案中呼吁,中国应加快推出国际板。
他在提案中指出,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规定,要在上海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
因此,李剑阁强调,应抓住机遇,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开设国际板,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一个全新的平台。在他看来,国际板的推出,不仅有利于提升内地证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也将为内地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渠道。
商报记者 周科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