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先行先试 争当山西转型跨越领跑者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 日期:2012-03-11 点击次数:116

  近年来,太原钢铁集团快速成长为全球规模较大、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品种规格较全的不锈钢企业。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太钢集团董事长李晓波在京接受了《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的专访,介绍了太钢“先行先试、转型跨越”的发展状况。

  中国产经新闻:我们都知道,做强主业是钢铁行业的立业之基,发展之本。您认为太钢应如何做强主业?如何在做强主业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发展?

  李晓波:如何做强主业,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要把太钢本部打造成为以不锈钢、冷轧硅钢、铁路用钢、高强韧钢为主的极具竞争力的高端精品生产基地。

  要靠重大项目实施、科技创新和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在不锈钢上,虽然我们已经连续两年保持全球产量第一,但激烈的竞争形势让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我们必须继续做强、做大、做全、做精不锈钢,让超级不锈钢、耐热不锈钢、双相不锈钢等高精尖不锈钢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以不断巩固和强化全球不锈钢业界的领导者地位,让太钢不锈(000825)钢成为山西较有分量的一个品牌。

  还要看到,随着我国钢材使用标准的升级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市场对高等级钢材的需求越来越大。太钢已经在高速铁路、工程机械、核电、石油化工等专用钢方面占有了重要位置,下一步还要生产更好更多的高效、节能、长寿钢材,抢占市场制高点。

  做强主业,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省内钢铁企业和国内外不锈钢企业的并购重组。目前,我们已经对省内美锦钢厂成功实施委托经营管理,与中宇钢厂的重组谈判已进入较后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再形成两到3个适应城镇化建设、满足区域市场需求的钢铁新基地。

  中国产经新闻:企业多元化发展是提高企业效益和经营安全性的重要战略。那么,太钢在产业多元化发展方面有什么举措?

  李晓波:太钢多元发展的突破口是新材料。为此,太钢成立了新材料事业部,瞄准世界新材料产业的较前沿技术,正在进行新兴非晶电磁材料研究,年内将建设一条中试生产线,未来两到三年将实现产业化运行;耐蚀合金、高温合金、钛镁合金等新材料的研发也在积极推进。太钢在近年来的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集成创新,掌握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工程技术。我们正在以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焦化工程技术、冶金工程技术、节能环保技术为重点,以交钥匙工程为标志,推进成套技术的输出,培育新的业态和效益增长点。同时,我们将充分发挥太钢在品牌、资本、产品、管理、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金融、贸易、物流、工程技术等相关多元产业,实现多元业务与钢铁主业的协同发展。

  中国产经新闻:近年来,太钢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支撑,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您认为太钢树立的绿色发展理念应如何体现?如何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走好太钢转型之路?

  李晓波:目前,太钢已确立了“1124”绿色发展模式,即树立一个理念(钢厂与城市是和谐发展的“共同体”理念)、确立一个目标(建设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工厂)、依靠“两个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拓展“四大功能”(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绿化美化),走出一条内陆型钢厂与中心城市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绿色发展既是社会、城市对企业的要求,又是太钢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太钢的节能减排指标,比如万元产值能耗、吨钢综合能耗、新水消耗、烟粉尘排放、二氧化硫排放、化学需氧量、一次能源消耗、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等,在中国钢铁行业已经处于领先水平,并且形成了以粉煤灰、钢渣及高炉水渣综合利用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酸再生为主的液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焦炉煤气脱硫制酸、烧结烟气脱硫脱硝、余压余热发电为主的气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

  下一步,我们要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由企业内部小循环向城市大循环的转变,比如在城市生活污水及中水回用、城市废旧塑料、轮胎、报废汽车以及有害垃圾的消纳处理方面加大力度,形成更加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与城市的功能互补、和谐共融。

  “十二五”期间,太钢绿色发展的水平不仅要在国内领先,而且要在世界领先,要干干净净进入世界500强,要成为全球绿色钢厂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