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称中国社保公平性缺失
来源:财新网
|
作者:财新网
|
日期:2012-03-11
点击次数:160
【财新网】(记者 张艳玲)尽管养老、社保体系逐渐覆盖中国城乡,但民盟中央经过实地调查后认为,中国福利事业仍十分滞后,公平性缺失。
3月10日,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民盟中央副主席、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欧阳明高指出。
在欧阳明高看来,由于起步晚,人口多,中国社保总体水平仍很低。目前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每月仅55元,“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水平虽有提高,患者实际承受的费用负担仍然偏重,低收入群体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普遍。同时,城乡居民大面积上幼儿园难、失能老人照料难、残疾人走出家庭难,说明以社会服务为主体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福利事业仍十分滞后。
根据民盟中央的调查,目前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建筑、商贸类企业职工,个人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还远未做到应保尽保,而且缺乏针对性措施。社保实际覆盖率不高。
与此同时,在城乡之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待遇差距大。欧阳明高介绍,农村低保仅为城镇居民较低生活待遇的1/3,甚至更低;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仅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待遇的1/2至1/3。
欧阳明高指出,这说明中国社保体系建设刚刚起步,远没有到为高福利担忧的时候。他认为,社保制度不仅是各国人民的普遍福利,也是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不应将建设社保体系、提高国民福利待遇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因此,应加大配套改革和投入力度,实现社保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公共财政、人口政策的良性互动,从弥补制度缺失、完善与人们群众福祉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制度开始,大幅提升社保水平,并切实做到全民参保。
他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3年前构建起“两免除一解除”社保体系骨架,即用社会救助免除生存危机、用全民医保免除疾病恐惧、用全面养老保险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第二步,到2020年,形成完整的社保体系并全面定型,在普惠基础上大幅缩小当前过大的待遇差距,较全面地解除国民生活的后顾之忧;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前后,全方位满足国民对社保及相关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