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利差过大是在与民争利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中国经济新闻网
日期:2012-03-11
点击次数:158
银行业的暴利不仅自己“不好意思说”,也饱受公众诟病。近日全国人大重庆团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深谙经济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就批评银行高利润,称吃偏饭不能太过。
黄奇帆发言算起一本经济账,我国现在执行的存款利率在2%、3%左右,贷款利率5%、6%左右。目前全国有60多万亿贷款,我们的银行比世界上其他银行凭空多拿了一万多亿!平时我们老百姓只知道存款利息低,贷款利息高,个体的体会可能不明显,现在如此巨大的数字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惊人存贷款利差使得银行的利润来得轻松且稳定。一笔交易银行可以轻松赚到至少300个基点(1个基点等于万分之一)的利差,而反观国外,正常时,全世界银行存贷款利差只有1个多百分点,即便如此,银行还“存贷挂钩”,跟中小企业,讨论协议价格,除利率外,还能上浮30%,这样贷款利率就变成8%,如再以理财方式,利率就变成了12%。“高利贷”变相出现。加之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企业融资中有90%来自银行,银行业凭借着垄断地位,坐地收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银行赚的高额利润实质上是全国实体企业、小微企业和普通公民的血汗钱。倘若降低银行利差,工商企业实体经济多了1万多亿利润,或者降低了1万多亿成本,实体经济将获得更多实惠。尤其是在实体经济面临困境,出现民企融资乱象的时刻,那么对于后者无疑是一个福音。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也将增加收入,不至于在物价高企的当下,变成实际上的负利率,对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都会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
银行利差过大也纵容了银行业的“懒汉”思维,丧失了其向更高业务拓展的动力。依赖于单一的业务模式——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国银行业只在现有框架下,不断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挖空心思巧立名目,甚至变本加厉收费。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多达3000种,可谓是多如牛毛,与国际接轨的一流收费水平,与国际脱轨的末流服务水平,自命不凡的身份,低端粗糙的管理,就是我国银行的现状。银行业不思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却财大气粗,肆意盘剥,一本万利,严重违背了中国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反哺社会的重任。民众早已怨声载道。人大代表说出了公众的心声。
银行业利差过大已经成为一个危害实体经济、影响民生、阻碍银行业自身健康发展及社会公平的大问题。国家应该论证存款单边加息的可操作性,通过政策调控消弭存贷差鸿沟,使之回归到合理的范畴,取消银行不合理收费,去掉银行的“天然庇护”,纠正其习以为常的“吃偏饭”行为,,全面提升国有银行管理水平,打破银行垄断地位、完善监管制度、早日出台公平的银行服务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