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偷换男娃事件反响大 社会学家李银河发声
来源:华商网
作者:
日期:2012-03-11
点击次数:194
赵赵和“亲生”儿子相处20多年。直到今年2月,婆婆临终时才告诉她:赵赵当年生的是女儿,现在的“儿子”是婆婆和赵赵丈夫一起换来的。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赵赵平静的生活。
9日,本报A18版报道了此事;10日,A9版又报道了对赵赵夫妇的专访。而专家怎么看“赵赵寻女”这事呢?昨日,记者采访了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和浙江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冯钢教授。
李银河:不一定非要找
李银河认为,赵赵婆婆和丈夫当年换掉亲生女,“这是由(非得有男性后裔的想法)观念导致的悲剧”。”
李银河首先肯定,赵赵的“儿子”和被换走的女儿都有权利知道自己的身世。但她又补充说,养育之恩一样伟大。“如果告诉孩子以后带来很大的痛苦,就不一定非得说出来,这种行为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错误已犯了,将错就错吧。”她说。
冯钢:较好能相见相认
浙江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冯钢教授说,没有什么能阻挡天然的血缘关系。如果他是赵赵的女儿,还是会选择和生母相认。“生活的平衡是相对的”,冯钢说,如果双方相见,短期内虽然没有相认,但血脉亲情的吸引力难以抗拒,必将在以后的日子中,继续影响两家人的生活。因此,冯钢建议,如果可以找到赵赵亲生女儿,双方较好能相见、相认。
线索指向渭南、临潼
赵赵亲生女儿被婆婆和丈夫“换成”儿子一事,引起读者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多名读者打进电话,提供线索和建议。
临潼区董先生说,他知道斜口街道有几个村子的人全姓姚或闫。但村民是否抱养过孩子,他并不知情。另有一名读者说,这个女孩可能已被临潼的养父母送往渭南某地。
希望更多知情者拨打本报热线 88880000,记者将在尊重每位知情者隐私的基础上,进行核实。
编辑:白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