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血荒”病根需要六味“良药”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 日期:2012-03-11 点击次数:146

“无偿献血,为何要有偿用血?”信任危机,使不断加剧的全国性“血荒”雪上加霜。长期从事医药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借助两会平台,开出了去除病根的药方子。

第一味药:全面公开信息接受监督这服药方由六味药组成,其中首味就是“公开”。董协良建议,在信息公开时,不但要公开献血者的“血流向”、“血流量”,公开每个环节的经费支出和成本核算;还要公开公众的献血人数、献血量以及“自己人”的献血情况。第二味药:应用新技术解决季节性血荒

针对血源“断供”等明显的季节性,董协良建议,可以依靠新技术延长血液保存时间,设法存好、管好这些“不荒”时段的富余血,做到丰季多储存,以备必要的时候调剂和补充给荒月。

第三味药:规范用血、节约用血近年来,我国国内血站的年供血量以12.6%的速度递增,但用血仍频频告急,使“医疗中是否输血过度”的问题引发人们思考。董协良认为,该输的血当然要输,但不该输的,要用制度加以控制,开源节流,节约用血。第四味药:开源节流推广“自体血回输”

根据自体血回收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董协良建议,能够在降低回收血液费用的同时,将这块费用纳入到医保的报销范围之内。第五味药:建立跨区域免费用血制度

义务献血后,需要免费用血时,手续繁杂、环节较多,给献血者带来诸多不便,也使很多人远离了无偿献血。为此,董协良建议,我国应当建立统一的献血者跨区域享受免费用血制度,保证献血者可在全国范围内享受足量免费用血,保护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

第六味药:扩大亲属用血优惠范围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如果按照现行义务献血条款,很多献血者的亲属并不能享受到免费用血的鼓励。董协良建议,将献血者配偶或直系亲属用血优惠范围扩大到近亲旁系亲属,对义务献血者进行鼓励。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