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重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落实 踏实推进每项工作

来源:正义网 作者: 日期:2012-03-10 点击次数:138

“加大打击严重经济犯罪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要注重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各代表团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各小组对《较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讨论。较高人民检察院派出235名检察人员,分别到125个代表小组、政协8个界别小组,全程旁听代表委员审议和讨论高检院工作报告。高检院党组高度重视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要求原汁原味地记录和整理,并召开党组扩大会会议专门听取各旁听小组的情况汇报。在此基础上,梳理归纳出11个方面44条意见和建议,印发落实代表委员意见建议的分工方案,逐条确定落实单位,要求高检院机关各部门认真研究落实。

过去一年,犹如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这44条意见和建议,指引着检察机关定向发力,促使着检察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新台阶,赢得人民群众的肯定赞赏和更新期盼。

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来自各个地区、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代表着较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执法为民,就体现在落实这一件件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上。

代表委员:集中关注某类社会问题

检察机关:组织专项活动重拳出击

2011年,“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字眼一次次刺痛着人们的心。大家在怒斥无良制售商的同时,也对严惩监管不力者翘首以盼。

危害民生、侵犯民利,其罪不可恕。2011年3月,为期两年的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由高检院部署在全国检察机关启动。截至2012年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线索5730件,立案侦查5000余件,通过办案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64亿元。

开展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可谓顺应民心、符合民意,而促使高检院部署这个专项活动的直接推手之一,是来自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高检院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湖北团辜胜阻代表说,要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检察机关对公权力侵犯私权利的情况要加强监督,比如征地拆迁中滥用警力、违规操作和失职渎职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河北团刘学库代表建议,检察机关要高度重视查办房屋拆迁、土地征用、落实惠农政策等领域的滥用职权、失职渎职、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王福耀委员建议,检察机关要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力度,重点是企业重组、土地买卖、医药卫生、工程建设等涉及民生领域,切实增强法律监督效能……。

代表委员集中关注某一类社会问题或现象,为检察机关及时准确地把握社情民意指引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代表委员们的集中关注,需要检察机关全力以赴,重拳出击。开展专项活动,无疑是检察机关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有力举措。

2011年,检察机关新部署开展或继续推进多个专项活动,回应代表委员的集中关注——

部署开展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

部署开展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专项监督活动;

部署开展全国看守所械具和禁闭使用情况专项检察活动;

部署开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专项检查活动;

积极参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积极参加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积极参加“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

深入开展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专项工作;

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深入开展保外就医专项检察活动;

扎实开展化解涉检信访积案专项工作;

……

部署,重在落实。从召开会议部署,到印发实施方案,到派出检查组督促检查等,全国检察机关按照高检院的要求,对各个专项活动逐一细化、实化措施,做到开展一个、落实一个。

代表委员:指出检察工作薄弱环节

检察机关:结合实际积极改革创新

天津团张高丽代表说,要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健全群众利益保障机制。

2011年,在江苏张家港、河北廊坊等地的街道、社区,这里的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自家门口向检察机关反映诉求。原来,为畅通信访渠道,减轻群众“信访累”,两地检察机关在街道、社区开通了视频接访。2011年,高检院决定在全国检察机关逐步推行视频接访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解放军团李玉代表建议,要注意分析腐败案件的特点和规律,促进改善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预防腐败发生。

2011年,是高检院推行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的第一年。这一年,全国共有30个省级院、282个市级院、1560个县级院向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提交了预防职务犯罪年度综合报告,说明了当地职务犯罪发生情况、发展趋势和预防对策,共有28位省级主要领导做了重要批示。

……

这样一组组的对应关系,凸显了检察工作在2011年的改革创新,依靠新思路、新举措积极落实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不乏现有工作存在可待改进之处,需要突破、创新。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指出了检察工作的薄弱环节,指明了检察工作面临的问题。落实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需要检察机关推陈出新、改革创新。

根据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检察机关在2011年还推出了这些新举措——

高检院成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管理中心,建立健全查询业务规范化标准和管理制度,保障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统一、安全、有序、高效运转。目前,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管理系统已经实现全国联网。

高检院公诉厅设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检察工作指导处,专门负责指导全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检察业务工作,包括全面推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逮捕必要性证明制度,建立、健全讯问未成年人时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等,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并为触法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高检院民行厅设立执行处,指导各地积极分设机构,加强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

为改革案件分散管理模式,规范案件的来源渠道、立案环节和办理程序,高检院成立案件管理办公室,对高检院机关案件流程、案件质量和案件统计信息等进行集中管理,并要求在地市级以上检察院和有条件的基层院设置案件管理机构。

……

创新,贵在见效。从试点调研,到全面推广,检察机关每推出一个新举措,都紧贴检察工作实际,不走形式,力求务实、见效。

代表委员:希望检察工作与时俱进

检察机关:巩固扩大有益经验做法

检察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审议、讨论高检院工作报告时,代表委员对检察工作已经取得的成绩普遍赞同,同时也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共同建议。

这是一条具体建议:李崴委员建议,适时出台完善乡镇检察室的保障措施。

2010年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提出,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派出检察室建设和开展巡回检察等工作。在这前后,不少地方检察机关通过设立派出检察室等方式,积极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

因为贴近群众,派出检察室这样的“新生”检察工作,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肯定。也因为“新生”,各地在建设派出检察室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为此,高检院积极采纳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于2011年8月,由高检院政治部会同中编办一司,到浙江、江西、广东就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2011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回顾总结开展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特别是派驻基层检察室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推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再看这样一条建议:北京团王安顺代表建议,要进一步统一执法尺度,加大司法解释、案例指导等工作力度。

2010年末,高检院印发《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2010年版)》(下称《基本规范》),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过程中涉及的每一个执法行为、执法环节、执法措施作出明确、严密、标准、可操作的规定。

司法公正,离不开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检察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1年5月到7月,高检院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完成了对全国四级检察院的《执法规范》网络轮训。这次轮训采取了专题讲座的形式,共举办13个专题讲座,由高检院各内设机构负责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和业务骨干授课,四级院相关业务部门检察人员同时听课。

巩固扩大、深化提升实际工作中的有益经验、有效做法,促进检察工作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保持检察工作的蓬勃生命力,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2011年,还有这些检察工作稳中求进——

深入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认真落实“两高三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会同较高法院联合举办量刑规范化改革观摩庭,对全国量刑建议开展情况进行调研,修改相关文件,切实提高量刑监督能力与水平。

与较高法联合会签《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完善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监督的范围和程序,明确民事执行监督试点的范围和程序。

制定印发《“十二五”时期全国检察教育培训规划》,提出以增强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以领导干部、业务一线和基层检察人员为重点,以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总体思路。

……

与时俱进谋发展。在高检院的指导下,全国检察机关一步一个脚印,精益求精,踏实推进每一项检察工作。

奋斗永无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