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关键要靠输血造血“双轮驱动”
来源:红网
作者:
日期:2012-03-10
点击次数:182
近日,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赴武陵山片区慈利、桑植两县调研时强调,要积极抢抓机遇,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3月10日《湖南日报》)
国务院《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的出台,为武陵山片区发展送来了新的发展“春天”。湖南作为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共有37个县(市、区)属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占总数的52.1%,人口多、面积广、难度大、机遇好。笔者认为,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关键要靠输血造血“双轮驱动”,先行先试,能快则快,大胆创新。
“双轮驱动”从哲学上讲就是突出内外因共同作用。武陵山片区作为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历史发展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通讯不便,人口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内驱动力不足。因此,武陵山片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追赶式发展和科学发展,要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共同富裕”,既要靠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政策、资金、人力、物力、智力支持,也要靠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3700万人的聪明才智、勤劳和始终不渝、永不懈怠的追赶付出。有了国家和省委在宏观层面、全方位的支持,武陵山片区的各级“父母官”更要开放心灵、解放思想、只争朝夕,不能有“幺儿子”心态,不能犯“等靠要”思想病,要牢固树立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的总体思路,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片区经济,维护片区和谐稳定,做到让上级放心、群众满意,彻底摆脱“稀泥巴糊不上墙”和“恨铁不成钢”宿命。
“双轮驱动”既要靠理念支撑,也要靠行动落实。理念犹如旗子,落实好似鞭子,二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如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贾庆林主席、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还深入武陵山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主持召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密切调研、出谋划策、现场办公、坐镇指导,可以说机遇千载难逢。那么,除了国家、省委输血,武陵山片区更需要增强造血功能,增强发展内动力,自我加压、加快发展,积极探索武陵山片区发展规律,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破解“两难困境”。自觉增强抓落实就是实践“主题主线”和推动“四化两型”建设的思想意识,自觉把上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政策、指示、精神和要求转化为符合本地区实际、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把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了解“外情”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抓落实的科学性。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说干就干、马上就干、干就干好,给群众一份满意的答卷。
“双轮驱动”的实施离不开湖南作风建设这个品牌。作风建设作为湖南省的一个品牌,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多次肯定,也获得了全省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是抓工作、抓建设、抓落实的重要“抓手”。当前,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的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资源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提高城镇化率、打造“绿色、仙居、和谐”的“魅力武陵”都离不开作风建设这个支撑和保障,时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走访群众听民声,深入基层解难题”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为契机,要从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制度上开展“治庸问责”风暴,突出治理“庸、懒、散、软、慢、腐”等不良风气,努力解决思想作风、理论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打造开放、包容、开明、公正、高效的发展环境,争当武陵山片区发展排头兵。
[作者:曾祥宏]
[编辑: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