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立法提速 服务民生造福百姓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日期:2012-03-10
点击次数:154
于呐洋
9日下午,国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这里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在过去的一年里,立法是随着民众的期待而行进的。怎样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怎样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这些立法机关反复思考的问题,已经并将继续充分体现在立法中。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关注民生,就离不开社会领域的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更加注重社会领域立法。
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24件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14件。在修改、制定的这些法律中,很多都是社会领域立法。如职业病防治法的完善、精神卫生法的被提请审议、居民身份证法的修改……这些都是加强社会立法的体现。
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传递出这样的信息:2012年将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领域立法,如继续审议精神卫生法草案、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军人保险法草案和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劳动合同法,推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其较终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两会日程已经过半,代表们的议案与建议也纷纷“出炉”。内蒙古自治区李凤斌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就业救助体系,应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吉林省车秀兰代表建议,尽快修订职业教育法;福建省李明蓉代表建议,尽快制定反家庭暴力法……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这些关注社会领域立法,关注社会管理创新的议案和建议频频亮相。相信这些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都能被立法机关充分吸收,使之转化为一部部法律、一款款法条,造福百姓。
站在更高的起点,2012年的立法工作将更加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为广大人民谋福祉,将继续推进我国法治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