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养医”亟待破除 张凤宝:应完善公立医院补偿制

来源:中广网 作者: 日期:2012-03-10 点击次数:170

  中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2009年,新一轮医改拉开序幕。如今,3年新医改已经过去,看病贵的问题仍然让很多人头疼。

  市民:现在有什么别有病,真是病不起,这个费那个费的,进一次医院,千把块钱根本拿不下来。

  看病贵,"以药养医"饱受诟病。民有所呼,医有所改。今年1月10日,卫生部宣布"十二五"期间要突破的若干关键性问题,其中第一条就是全面取消"以药补医",理顺补偿机制。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将以县级医院改革为重点,破除医药养医机制。这里,孙志刚用"破除"一词来表示医改大刀挥向以药养医的决心。

  孙志刚:要全力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从今年起我们将以县医院改革为重点,在全国推开县医院改革试点,到2015年县医院改革要实现阶段性的目标。县医院主要是要坚持公益性,落实政府办医资格,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建立多渠道的补偿机制。

  全国13亿人,一年要吃掉3700亿人民币的药,浙江就吃掉400亿,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认为:公立医院的改革势在必行。

  郑继伟:同全国一样,三年医改当中,唯有公立医院的改革进展比较缓慢,公立医院长期存在着以药养医的机制,扭曲了医院和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本质,腐蚀了医疗卫生队伍,推高了医药费用,加重了群众的就医负担,给医疗基金的运行也带了安全的隐患。从长远看,以药养医也危害民族的健康素质,所以公立医院的改革势在必行。

  去年12月,浙江省启动以药品零差率、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核心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后,已有6个县市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门诊均次费用下降了13.79%,住院费用下降了5.21%。医改三年来,浙江省投入资金614亿元。

  实际上,在新医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以药养医"已经元气大伤。但现状是,区域经济存在差距,看病贵的现象现在仍然普遍存在。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张伯礼: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原有的"以药养医"的模式被打破了,但由于财政补偿没有到位,导致基层单位的收支缺口普遍比较大。另外,一些困难的地区,他没有办法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的收支缺口来"兜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不能及时保障,医务人员收入甚至不升反降。

  收入偏低,又不能以药养医,钱从哪来?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张凤宝认为: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制度尤为重要。

  张凤宝:尽管近年来全国各级财政对公立医院投入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但是补助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仍然明显偏低,而且地方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按现阶段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滞后,技术劳务价格也过低。同时,公立医院承担着公益性医疗服务和救死扶伤的职责等等,经济负担加重。因此,医改必须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明确政府财政投入的责任,加大对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