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日期:2012-03-10
点击次数:134
证券代码:002264证券简称:新 华 都公告编号:2012-006
福建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已经中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3 公司负责人陈志程、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青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美珍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基本情况简介
■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
3.3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
§4 股东持股情况和控制框图
4.1 前10名股东、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4.2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 董事会报告
5.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概要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公司报告期内总体经营情况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达到18.1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1%,但受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和国内CPI持续高企影响,国内批发零售业总体增速呈下滑趋势。福建省内,由于采取了加快流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供应和改善民生等多种措施,2011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8.77亿元,同比增长18.2%。
报告期内,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实现营业收入5,686,514,550.1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178,473.11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3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369,500.4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85%。
2011年,公司门店总数首次突破100家大关,其中新开门店12家;截至2011年末,公司共拥有连锁门店104家,其中百货7家(经营总面积约9.98万平方米)、百货超市综合体1家(经营总面积约3.3万平方米)、超市96家;公司连锁门店面积约65.77万平方米,平均单店面积达6,324.16平方米。2011年公司的整体规模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公司主要优势和困难
目前公司的主要优势有:公司长期以来守法经营、规范运作,积累了丰富的连锁经营管理的经验,“新华都”品牌在福建省内的消费者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的区域龙头地位正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作为一家区域零售连锁龙头企业,凭借在当地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公司对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及需求变化有着较深的了解和把握,因此能够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加符合其购物习惯的商品与服务;公司201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所带来的资金优势;公司拥有自主开发的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此外,公司还拥有一支稳定、行业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目前公司的主要困难在于:劳动力成本和租金成本的持续上升,对公司的营业利润形成较大的压力;新开及收购的门店较多,门店的培育和整合需要一定的时间;优质的商业网点的拓展不易、开发成本不断提高;中高端人才相对短缺,不能完全满足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跨区域发展刚起步,在采购、物流配送、人员配备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需完善解决的问题。
3、公司经营和盈利能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公司是福建地区零售连锁经营的龙头企业,在福建省经济较发达的闽南地区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同时,公司积极寻到适合自身的区域外发展空间,进行跨区域发展,已在上海、浙江、江苏、贵州、广东等省布局;随着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的投入和收购力度的加大,公司市场份额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从未来发展空间来看,二、三线城市及乡镇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因此,只要发挥出自身的资金、管理和品牌等优势,公司应能保持经营和盈利能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公司所处零售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1)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1年国内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达到18.1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1%。2012年,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但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依然坚实,国家商务部预计201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
(2)我国零售业仍处发展机遇期和黄金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势头没有根本改变,我国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确立以及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将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消费潜在需求仍有巨大空间,同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将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3)建设高效物流配送体系成为现代流通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2011年3月30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供销总社组织编制印发了《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指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一套与商贸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通畅、协调配套、绿色环保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相关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凸显了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对促进行业的发展壮大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国家将继续实行并加大促进消费政策对零售企业产生积极影响。
商务部正在和有关部门加紧研究新的促进措施,重点是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和民生发展等多个因素来研究出台新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以旧换新政策接续等措施,都正在研究中。国家继续实行并加大促进消费政策将对零售企业产生积极影响。
(5)商务部提出“十二五”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15%。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商务部提出,“十二五”时期,国内市场总体规模逐步位居世界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2015年达到32万亿元,城镇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市场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现代物流成为流通主要方式,流通组织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流通成本明显降低。可见未来五年将是中国进入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对零售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零售连锁超市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6)商务部下发通知整顿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
2011年12月26日,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方案》的通知。通过清理整顿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可以降低流通成本、遏制虚高物价、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扩大消费;可以避免供应商为极力压低成本而降低品质,让消费者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可以进一步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促进零供关系和谐发展。但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零售企业的利润空间,供应商的提价意愿增强,零售企业正面临来自供应商方面的价格压力。
2、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规划
公司将坚持规范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公司的内部管理能力,实现在规范中稳步成长,实现股东财富的较大化。
公司将坚持以大卖场为主,综合超市、百货为辅的业态发展策略,自行开设新店与收购并重的扩张策略。
公司将坚持区域集中化原则,做透、做大海峡西岸零售市场,在确保区域龙头地位的同时,逐步进行跨区域发展,成为国内较有竞争力的跨区域经营连锁企业之一。
3、为实现年度经营计划,公司2012年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用好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做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加大门店拓展力度,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在深耕福建省内的同时,加大省外新进区域的经营管理并适时做大做强。
(2)用心打造绿色低碳流通企业。开展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实施照明、空调、电梯、冷藏及其他耗能设备的节能工作,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开展绿色采购,设立环保产品专柜,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绿色低碳产品。
(3)重视门店资源储备,加大门店资源搜寻力度。通过对目标市场的研究和分析,有效提升区域拓展能力,积极增加优质门店资源的选址储备。
(4)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竞争方式。依据顾客消费需求开发自有品牌,提升赢利能力,发挥网点优势,拓展国内外名牌产品的经销、代理业务。开展区域营销,深入分析当地消费特点,形成区域性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由注重门店数量和营业面积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