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短评:负利率转正,防通胀仍不可掉以轻心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短评 作者: 日期:2012-03-10 点击次数:142

存款利率跑不赢CPI涨幅的“负利率”情况已成常态,老百姓也已习以为常。然而,昨日国家统计局宣布,2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为3.2%,创下20个月以来的新低,且低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5%,终于切断了持续了近两年之久的“负利率”状态。

市场已预计到2月数据应相对良好,才为2月底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提供了空间,但3.2%的涨幅仍较普遍预测的3.5%乐观。去年CPI如搭上火箭一路狂飙,7月涨幅一度飙高至6.5%,创下34个月以来的新高。经过一年来的6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及3次加息的紧缩货币政策,以及史上较严厉楼市调控政策“限购令”的扩围,CPI终于回到“3”时代,调控政策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1月份因在春节期间,CPI涨幅反弹至4.5%,即使如此,在2月份CPI3.2%的情况下,1-2月的平均数据为3.85%,为实现今年将CPI调控在4%以内的目标开了一个好头。今年的货币政策将由从紧转为中性偏松,2月CPI数据为此后市场普遍预计的数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创造了空间,亦是实行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的良机。

老百姓越存款越亏钱的“负利率”状态终于结束,固然令人欣喜,但此次的结束是为“负利率”时代画上句号或逗号仍未可知,对防通胀仍不可掉以轻心。

若仅从2月数据来看,CPI可谓完美回落,只是物价高不高是比出来的,看看去年2月是什么日子,就知道这次的回落要打个折扣。去年的2月正赶上了农历春节,应节产品的“漫天要价”和春节期间的假期消费将当月物价大幅拉高,所以去年2月作为比较的基数是相当高的。在“以低比高”的情况下,即使CPI涨幅有了较大回落,依然不能过分乐观,仅从2月数据并未能判断“负利率”时代的完全终结,需在未来数月中再作观察方可确定。虽然目前CPI涨幅下行的趋势不会改变,但仍需时刻警惕通胀卷土重来,为“负利率”时代画上一个结实的句号,而不是昙花一现。

CPI数据虽日趋乐观,但老百姓对物价下降的感觉却并不明显。老百姓较能感受到的无非是每日不可缺的食品价格调整,只是数月以来,CPI涨幅收窄,食品价格的涨幅却一直没跌,均保持在10%左右。2月的食品价格仅上涨6.2%,创下近来数月新低,但老百姓却并没觉得市场上的猪肉、蔬菜便宜了。百姓感受和数据之间为何存在差距?去年的2月正值春节,应节食品的价格都翻了几番,印着吉利话的苹果可以卖到20多元一个,价格赶得上平日的一斤猪肉了。即使与包含了春节期间的食品价格相比,今年的2月食品价格仍然上涨了6.2%,难怪老百姓感受不到物价下跌。

2月的CPI涨幅回落至3.2%,结束了持续两年的“负利率”,固然令人欣喜,只是终结“负利率”并不是较终目标,如何控制好通胀彻底告别“负利率”,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物价的下降,才是物价调控的较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