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三位专家可以好好辩一辩”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 日期:2012-03-10 点击次数:152

“你们三位专家可以好好辩一辩!”8日下午的福建代表团分组审议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会上,福建省委纪委书记张昌平代表郑重地说。

张昌平所说的3位代表是分别来自政法机关、检察机关、法学界的鲍绍坤、李明蓉、戴仲川代表。审议中,这3位专家代表的“唇枪舌剑”吸引了在场所有代表的注意力。

“未成年人犯罪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草案专门为未成年人犯罪设置了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我觉得是很大的进步。”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明蓉代表翻开划满重点的草案,首先发言。

“总体上看,草案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犯罪,为了有利于青少年回归,尽可能采取保护措施。”中共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内司委委员鲍绍坤代表也这样认为。

他举了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在一起群体性事件中,涉案的有114个未成年人。后来从未成年人成长角度考虑,由老师、家长领回去,在有关部门监督下写保证书、改正错误,经过教育感化,较终有44人考上大专院校。

“通过这样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能使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落实到基层。”鲍绍坤代表总结道。

“但是犯罪记录封存之后怎么处理呢?是要永久存放还是较终销毁?”李明蓉代表思索着说,“我觉得草案应该对此有个更明确的规定。”

鲍绍坤代表接过话茬,“我认为任何一个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都是交换意见的产物。比如团中央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可能认为犯罪记录应该封存甚至销毁。但对于其他一些部门,要招一些特别的技术人员,就需要对个人以前的表现有一个历史的看法,就会认为不宜把年轻时的犯罪记录完全抹去。只有经过多方面充分的讨论,才能达成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我们都同意法律文本包括草案的修改,是各方交换意见的结果。”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代表说,“如果对于这条修改,团中央意见是什么,其他部门的意见是什么,都写出来就好了。如果能提供这个材料,对提高立法质量很有帮助。”

旁听会议的工作人员赶紧记录下代表的意见。

李明蓉翻开草案的另一页。“我很高兴地看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提法被写入草案第二条。但我认为这句话放在第一条比较合适,体现立法宗旨,第二条一般主要讲立法任务……”

“草案第79页提到‘严重影响司法公正’,我认为‘严重’是个模糊概念,建议再斟酌一下……”

审议热烈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