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 日期:2012-03-10 点击次数:160

新闻提示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住房,是一个个温暖家庭的重要符号。

在“十二五”期间,陕西将建设210万套保障性安居房,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全省城镇家庭的30%。今年我省将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43.6万套,任务量居全国第二位。

中低收入人群“住有所居”的梦想正在一步步走进现实。如何实现住房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才能让老百姓真正住得放心,住得舒心?如何解决城市蚁族的住房困难?这些引起来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议。

样本调查

上厕所再也不用排队了

3月9日的午后,太阳暖暖地照着,79岁的李玉芳闲散地来到楼下的健身区一边和同伴聊着天一边锻炼着身体。提起现在的生活,她满脸的喜悦,高兴地说:“房子好,生活好,能不高兴吗?”

在她锻炼的右侧就是小区的幼儿园,左侧是社区服务中心。“我们这里啥服务都有,太方便了。”李玉芳指着眼前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社区对记者说,这里原来是逢雨必涝、逢涝成灾的西安市东窑坊棚户区。简陋的房子一个挨着一个,夏天热冬天冷,每家每户用的都是煤炉灶,烟熏火燎的,根本谈不上环境。上厕所要走几十米到公共厕所,每天早上起来,上厕所都要排队等候。

“以前的日子真难啊!”想起以前的生活李玉芳老人唏嘘不已。她说,她是1958年从河南来到西安的,在低矮的平房里住了50多年,一家五口人住在27平方米的房屋中,一间9平方米由她和孙女住,另一间18平方米由儿子一家三口住。2010年被政府安置到新盖起的高层中,现在她全家五口人住118平方米的房子,三室一厅一卫。

对接陕西

去年20万户群众搬进新居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子青说,2011年国家与陕西省签订的目标任务是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7.43万套,建筑总面积达3000万平方米,总任务量在全国排名第三。陕西通过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2011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8.13万套,竣工20.1万套,位居全国前列,有20万户群众搬进新居。

在“十二五”期间,陕西将建设210万套保障性安居房,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全省城镇家庭的30%,改造农村危房44万户,从根本上解决陕西省城乡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2012年将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5万套,是去年任务量的2.4倍。

代表建议

廉租房控制在40-60平方米之间

“陕西省去年实现了20万户群众搬迁新居,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全国人大代表马克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她们在考察时发现,保障房建设中还存在户型设计无统一标准,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有待提高等问题。

按照中央和省上规定,廉租房面积不得超过50平方米(新规定是40平方米),经适房面积60平方米左右。为节约建设用地,一些地方在建设廉租房、经适房时多建为高层住宅,去除公摊面积后,使用面积仅有30-40平方米,多为一室一厅的简易户型结构,面积较小,很难满足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的情况。

为此,她建议适度放宽廉租房、经适房面积标准,在同一个建设项目内,廉租房面积可控制在40-60平方米之间,平均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之内,经适房面积可控制在60-80平方米之间。

委员声音

多建公租房解决城市蚁族住房

看到了太多年轻人一边因为刚刚参加工作、融入社会的适应期而忙碌不堪,一边还要为何处住宿落脚或者不断上涨的房租而担忧,在此次全国两会上,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徐中信建议,政府应扩大公租房建设比例,至少将其提高至保障性住房的1/3或1/2,来解决城市蚁族的住房困难。

采访中,徐委员以西安为例分析了城市蚁族在解决住房问题中两边不靠的现状。2011年,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开工套数和开工率在全国均排名前列,这样的数据让徐委员非常高兴,但与此同时,在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的建设比例构成中,公租房数量较少也让他遗憾,而这样的情况,在各地几乎普遍存在。为此,他建议,政府在今后实施这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时,要进一步加大公租房建设比例,将其提高至保障性住房的1/3或1/2。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赵蕾张彦刚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