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综合征
来源:华商报
作者:
日期:2012-03-10
点击次数:206
去年海啸所引起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件被人们称为“福岛灾难”。从这个称呼开始理解我们对核能的误解再好不过了。
夺走16000多人生命、摧毁和毁坏约125000栋建筑、令日本首相将其称为日本自二战以来较严重危机的,是由有史以来袭击日本的较强烈的地震所引起
的海啸。但被人们贴上“灾难”标签的却是福岛核电站。
事实上,福岛第一核电站防护海塘遇袭之后几小时甚至几天内所发生的事情尽管令人震惊,却称得上是核电安全性的一次有力证明。诚然,福岛附近居民所遇到的环境冲击需要很多年才能得到纠正。但许多国家对此的反应——特别是德国、瑞士和其他一些立刻叫停核能的国家——再一次暴露出人们长久以来在两大基本问题上的无知。
第一大问题是安全;第二大问题是辐射。如果对核电的评价不是基于其真正的优点,而是基于愚昧和固执,那么我们需要就这两个问题开展更深、更广、信息量更大的对话。
为数众多的意欲禁止核电之人会禁止乘飞机吗?要知道,这两个产业都面临着安全这一中心问题。我们经常被告知,从统计角度讲,飞机具有比其他交通工具更佳的安全记录。对此,我们能提出大量相互关联的解释,但可以通过比较飞机和自行车来作一个生动的说明。我们都承认,飞机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机器,而自行车则否。我们也知道,坠机的后果要比你从商店骑车回家时遭遇爆胎可怕得多。因此,设计和制造一架飞机的要求要比设计和组装一辆自行车严苛和周到得多。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全世界大约450个核反应堆。事实上,就安全记录而言,如果核电自称第二,就没有哪种电敢称第一。与飞机的情况相同,核反应堆的设计和建设需要满足足以令你感到头大的各种标准。
福岛核电站尽管引起了诸多紧张和担忧,但我们不应该忘记,从较严格的意义上,该核电站——以及核能产业——难免会遇到不同寻常的考验。要不是一些如今已不可能再次出现的设计缺陷,福岛核电站应能安然无恙,历史也将被改写。
事实上,如今核能要比以前安全多了,但是,对很多人来说,一次类似福岛的大事故,不管较后结果怎样,便足以令他得出反对的结论。反对核电的声音深深地植根于人们对安全性、尤其是辐射的担忧。福岛事件只是强化了不少观点,并没有改变多少观点,这使得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做出澄清——特别是对英国等可持续能源政策仍没有定论的国家。
大剂量辐射暴露有什么危害我们已经一清二楚了,但微量辐射的影响我们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在地球上,辐射到处可见——墙壁、水泥甚至香蕉也含有辐射——我们的身体早已适应了。在巴西和印度等国,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核辐射量是英国的20-200倍,但显然这并没有造成负面的遗传影响。有专家甚至认为,我们需要一定程度的辐射来刺激我们的免疫系统。
当然,在废料处理和核扩散等重大问题上,仍然存在担忧。这要求给出一张路线图,让我们知道现在身在何处、应该如何做。我们需要在产业界和学术界建设必须对话文化,也需要鼓励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反思。较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增强公众对整个能源部门的掌握。现在开始培养关于核能问题的互通信息,而不是警告的大讨论还为时未晚——至少不是十分晚,我们需要的是能产生不偏不倚判断的讨论,而不是进一步根深蒂固的偏见。(作者系英国伯明翰大学核物理学教授)
Project Syndicate供稿